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hendaowu  ›  全部回复第 4 页 / 共 32 页
回复总数  623
1  2  3  4  5  6  7  8  9  10 ... 32  
有钱建议直接找心理医生。不过据说找到好的心理医生挺难的。另外前几天我看到说肠道菌群会导致社恐,不过相关的疗法好像还没有。

这段的建议基本都是有风险的,不想冒险就别看了。建议就是自己看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之前在本站看到个说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越看越差的。哲学风险就更大了。我推荐哲学是因为这个能让人建立反思的习惯,推荐心理学是为了给反思提供框架和材料。我比较相信改善自己这条路需要很多自己的思考才行。完全靠别人和别人指的方向应该是不够的。另外还建议看看修心方面的东西。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反思一旦开启就很难关闭,修心可以基本控制住那些没用的思考。还有一条也是需要钱的,就是吃中药。至少网上好像有声称能治社交恐惧的中医。不过想要去根应该还是要靠心药,中药至多只是辅助。如果你选择了这套有风险的方法的话,再说个方法,就是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反思,做不到同时的话就做一会儿想一会儿。关键是把自己的那些无意识的内部对话全都揪出来,然后看那些对话是否有道理。跟认知行为疗法应该很像。这个方法我用过很多次,感觉效果还算可以。

我有一段时间社恐还是比较严重的,后来不知道是吃药的原因还是我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导致的,社恐大大缓解了。我吃的药好像没有直接治疗社恐的。

再推荐一下 Huberman Lab 。这个一部分应该是属于科学养生,其他的应该属于自我提升。
@AllenTsui #17 试试文本转语音( TTS )?或者试试一次看一部分?如果你是因为新奇感兴趣的话,相信我,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足够新奇。如果是因为变强之类的话,我就不好保证什么了。如果是因为想变强的话,可能不看也没什么太大的损失。如果真能让人变强的话,我相信最终肯定会火起来的,到时候你早晚会知道并用上的。如果不能让人变强你不看自然就没损失了。中间态被我吃了。如果你想获得或者恢复看长文的能力的话,推荐了解一下 Huberman Lab ,这个算是系统的自我提升的播客。特别推荐关于目标的那期,看长文也算是小目标了。
@andyJado #14 本帖接受了 ChatGPT 提的一些修改建议。不过绝大部分都是我写的。我不跟你赌,嘿嘿。你是怎么做出这个判断的?因为某些地方不自然吗?还是就是太长了?不自然的话可能是因为我强迫自己将长句都改成 20 字以下的句子了。
@qianckjuan #12

喜欢古风就推荐古风这个太粗糙了。我认为更好的方法是王小明从自己最喜欢的古风音乐中挑出来几首,然后通过这几首找到跟自己喜好类似的音乐团体。然后通过这个团体找到更多自己更喜欢的古风音乐。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我不能百分百保证有效。

推荐的方法我希望是更适合用户的方法,或者说成功率更高的方法,否则跟其他的推荐系统可能也没什么区别。这个需要用户给自己加更多的标签,或者说现象。这个也是我认为的。
@linch97 #9 在讽刺我吗?哈哈哈。挺好笑的。我装一下傻:论文才不会有那么多不确定的东西。
@SWALLOWW #7 我来。通过勾选符合自己的现象,获得更多适合自己的有用的现象。现象包含的内容很广:具有某种特征,执行某种行为,具有某种习惯,喜欢什么东西都是现象。
@freestone #6 英文的社区我有点怂。
@jahanngauss414 #5 我确实认为这个系统能指导人。确实是在贴标签。但是不是那种粗暴的单个的标签,而是用很多标签组合起来描述一个人。据我所知很多人都厌恶前者,喜欢后者。喜欢后者应该是在《进击的文案》里看到的。可能是我写得太绕了?在我这里具有某个标签和执行特定行为都是现象,心盒现象做的主要就是保存、传播和发现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最后你这句话我好像无法完全理解。
@murmur #1 我之前写的一句话介绍:通过勾选符合自己的现象,获得更多适合自己的有用的现象。我本来是打算把这个放在标题里的,后来感觉不好就换成现在的了。
@shendaowu #2 付出这种麻烦 -> 忍受这种麻烦。
@murmur #1

首先感谢反馈。说看不懂对我来说也是不错的反馈。不知道你是不是只是扫了一眼,没有认真看。没有责备的意思,毕竟大家的注意力都很宝贵嘛。

推荐音乐只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很多个性化的知识我还是更愿意推荐知识和信息的。我比较信奉“Garbage In Garbage Out”。我相信现在的音乐推荐算法的输入还是比较粗糙的。我设想的这个推荐系统的亮点应该是有序的按喜欢程度排序的列表。这个应该是相当麻烦的,但是如果有跟我一样对音乐的需求很大的人的话,这些人应该是会愿意付出这种麻烦的。

另外不知道找到跟自己音乐品味类似的人是否能吸引你。网易云音乐做过类似的,但是我感觉那个相似的百分比可能是假的。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特别好的对比相似的数据。
一年 999 人民币。刚才找了一会没找到价格,放弃了。然后意外又看到了。
codecombat.cn 。我之前玩的时候卡关了,我玩的时候至少已经入门编程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降低难度。

> CodeCombat is recommended for students aged 9 and up and has been enjoyed by students ranging from upper elementary through high school. Please note you must be 13 or older to create a CodeCombat account.
@morizawatt #8

我相信信度和效度就是评价一个测试准不准的科学标准。不过网上搜不到这个说法。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把尺子的刻度之间的距离是会变的,那么这把尺子量出来的长度是否是不靠谱的。MBTI 就有类似的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心情等状态下测出来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czfy #6 我之前好像听说大五也有类似标签的说法,但是我搜不到了。就是每个特质分成五个等级。用“big five 3125”能搜到一点痕迹,但是我看了几个好像都不是很让我信服。3125 是五的五次方。感觉没二分深入人心。另外种类太多了,分析起来可能很费劲。这么多种类可能也很难形成简单的几个概念。

不过据说不同的大五特质再不同的领域影响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工作成绩和学习成绩领域尽责性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不同的特质等级的组合好像又会有很意外的效果: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2307339 。前面那篇文章好像根据不足,但是我还是比较相信的,信个 50% 左右吧。我觉得那种期望用一套模型预测一类人的所有行为的想法应该是不太靠谱的。可能每一种活动都会有特殊的人格组合更适合,或者能产出特别的结果。

扯多了,见谅。
> 诚然,科学结果完全与宗教或道德考虑无关,但是那些在科学上做出巨大创造性成就的人,大都浸淫了真正虔诚的宗教信念,即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适宜于理性地追求知识。
> 出自《我的世界观》。

我一直比较纠结那个完美。我感觉翻译成完备更舒服一些。perfect 有完备的意思。这句话当时好像就相当打动我。看到 OP 的问题之后马上就回想起了这句话。
每种特质都有大量人处于中间态,也可能是大部分。MBTI 强行将特定的特质两极化。据说会误导人。现在的 MBTI 好像不止给出二分的结果了,但是大多人好像还是会用类似你这种 INTJ 的方式描述自己。前面是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批评 MBTI 的说法。另外 MBTI 的前身好像就不是心理学家搞出来的。好像只是参考了荣格的理论而已。信度和效度好像都不怎么样。测人格建议认准大五人格。
另外还有一点。我刚才在看这个的时候发现某些指令好像会被“压缩”: http://www.mlsite.net/8086/ 。不过很可能是我理解错了。这个如果你了解哈夫曼编码的话理解起来应该会更轻松一些。Intel 当年这么搞应该是为了节省内存。现在的定长指令好像不会玩这么花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 3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476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543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0ms · UTC 09:59 · PVG 17:59 · LAX 02:59 · JFK 05:5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