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cwcc 16 天前
小孩子才做选择,为什么不全都要,各司其职呢?(甚至可以搭伙算上 FreeBSD )
|
2
Lowlife 16 天前 via iPhone ![]() 选操作系统本质是选生态和控制权的平衡——Windows 胜在软件兼容但需妥协于混乱生态,macOS 赢在体验统一但受限于苹果规则,Linux 自由可定制但需技术能力支撑,最终取决于你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解决问题、花钱买省心还是折腾系统上。
|
4
MissAW OP @Lowlife 我觉得你的说法但是有点简单,比如说,我是一个普通用户,只有办公娱乐需求,难道使用 Linux 桌面版比如 ubuntu+gnome 也需要较强的技术能力吗?(我没用过我不知道哈)现在微信钉钉 wps 也都支持 Linux 了,日常使用 Linux 是不是对于普通用户其实也可以呢?比如你说微软生态混乱,但是如果我也只是使用 Office ,Potplayer ,FB2000,微信 QQTG ,QQ 音乐/Spotify ,vscode 等等这些常用软件,难道 Windows 和 MacOS 在体验和兼容上能有多大区别吗?或者即使是开发工作,难道只有在这个系统能用那个系统不行的吗?
|
![]() |
7
MajestySolor 16 天前
游戏重度用户只能选 windows
自从 windows 有了 wsl 已经趋于完美,mac 本直接扔给父母玩了 敲一会儿代码然后切出去玩一会儿游戏,这种舒适且无缝的体验只有 windows 能给与🤣 |
8
MissAW OP @katwalk 看了不少关于操作系统的帖子,几乎都是一些主观性的简短论断,很少有论证,看了一圈对形成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也无益,我觉得也许是深入的使用三个系统毕竟是少数吧,所以大多都有片面和偏向性。
|
9
MissAW OP @MajestySolor 但是你不会留恋 MacOS 的省心,精致,以及某些专属的软件,或者全家桶的衔接吗?你不会烦恼 Windows 的运行优化和垃圾处理吗?如果你有两台电脑,你用 Windows 游戏,用 Mac or Linux 工作吗?
|
10
chutsetien 16 天前 ![]() 说实在的,我能无差别使用且欣赏 Windows 和 Linux, 目前也是这俩并用。但对另一家基本上是一用就想撞墙,然后用过一次后愤怒的心态能持续好久,有很强的副作用。
以前在 Mac OS 下基本上是寸步难行,每一步都想骂人,后来在 Linux 那边积累了一些命令列经验以及很多自己累积起来的 bash 指令码以后,每次到 Mac OS 这边第一步就是建立 /usr/local/bin/ 然后把我存放在自己的小伺服器上的一个指令码包 curl 下来扔进去。 但即使是这样 Mac OS 还是能够给我以震撼般的气愤,就比如,我他妈都用命令列了,我进入个 Documents, Downloads 之类的使用者资料夹,竟然还会出现权限提示,必须要用滑鼠点一下才可以进去,这他妈是什么逻辑?!在命令列下作业不就是为了不去看这些恼人的提示?! 说到使用命令列,现如今无论是 Windows 还是 Linux, 基本上都有( Well, 好的 distros 都有)预设在 context menu 里的 ‘Open command window here’ / ‘Open Konsole here’ 等等的项,唯独 Mac OS 上的 context menu 一点开长长的一大串,比 Windows / Linux 的最基本的原始未改的 context menu 都长,但是就没个有用的,就比如没有此项。 在档案管理器里面切换路径,Windows 和好的 Linux distros 都支援直接在视窗的某一位置直接输入路径,Mac OS 呢?非得去 Go to, 他妈的切换个路径还藏得那么深,给人的感觉就是怎么让人不舒服怎么来。 太多太多这样的细节了,不胜枚举,还有就是,Mac OS 下的很多档案存放的结构就和屎一样,就比如字型档一会儿存这里一会儿存那里的,对于有些还会给你下到 /System/Library/ 然后什么 Assetsv2? 然后再下面一大串乱码后面来个 -font7, 再然后进去之后又是一堆乱码资料夹,再点、再点,才能找到真正的字型档档案,你藏那么深,真想找的使用者不是还能找到?但是整个档案架构就他妈和屎一样恶心。( Windows 上全都放在 %SystemRoot%\Fonts\ 下面——如果都是点选 ‘Install for all users’ 的话; Linux 上都在 /usr/share/fonts/ 下——而且这一点必须狠夸 Linux, 把字型档拷贝过去,然后 fc-cache -f -v 一下就完了,属于三个里面最最方便的。) 不要扯什么你是没适应,你是没理解 Mac OS 的思路云云,同样是不同的作业系统,怎么我从 Windows 换到 Linux 的时候没有这么强的不适感、这么陡峭的学习曲线?怎么就你家 Mac OS 需要「学习」(实际上是对使用者的规训和服从性测试)的东西这么多?! 反正我是至今受不了苹果家的任何产品,二十多年来一直未变地对它的风格充满了厌恶和恶心,而且随着时间的加深只会更加增加我对它的厌恶和恶心,并尽可能地在人生中避开这种带有苹果味的东西(除了苹果家的产品外,还有比如 Google Chrome, 或者那个叫 reMarkable 的电子纸,这种企图规训使用者的产品对我来说就是有多远滚多远,去你妈的。) |
11
ruimz 16 天前 via iPhone
我有 Linux 台式机,windows 台式机,MacBook Air ,windows 笔记本( ROG 幻 16 ),我就是同时用三个的
我的体会是: 如果打游戏,那么选 Windows MacBook air 适合随身携带,续航长,重量轻 Linux ,windows ,macOS 如果只用浏览器的话,没区别 自己组装的 Linux 和 Windows 电脑扩展性更好,windows 笔记本也可以自己加装固态硬盘 windows 上的 office 比 macOS 好用,且 macOS 的 office 总是掉登录状态 Mac 要操心的事情太多,鼠标控制板方向分离要 mos ,电池要 aldente ,但 windows 完全不需要管,系统自带设置 |
13
MissAW OP @chutsetien 谢谢,你这个体会比较深入一点了,我还体会不到,我表面的印象是 Linux 和 Mac 同源所以我以为两者更好适应一些呢。。另外,如果你擅长直接跟机器对话,为什么不只选择 Linux ,而还会去用 Windows 或者 Mac 这两个更偏向普通用户进行界面操作的系统呢?
|
14
MissAW OP @ruimz #11 当年我换 Mac 也是因为电池和随时开屏随时用,不过话说我看现在的 Windows 笔记本硬件做的也很好啊,不管重量屏幕续航,蹲硬件那些厂家好像也不差,难道还是更 mac 的硬件有差?然后你说的操心的事情,对于普通用户好像也不用去操心吧,macos 不是也有自己的电源管理吗,就是我觉得如果不是高级操作,Mac 更适合开箱即用?
|
15
MissAW OP @ruimz #11 另外 Mac 的 Office 是阉割版,我看很多人都在用 WPS 在 Mac 平替,并且评价还不错?所以,我觉得是不是还是找到一些更深入的区别?
|
16
chutsetien 16 天前
@MissAW 很多软体只有 Windows 上有啊,有的在 Linux 上得透过 snap (实际上是 wine 包起来的), 版本号还常常跟不上(比如 Notepad++, 这个对我来说是刚需,因为它支援 macros, 除了它之外还支援 macros 的文本编辑器就要到 vim 之类的了,学习曲线骤然陡峭,而且我在 Notepad++ 上攒了 100 多个 macros, 也不好迁移),有的就……超出了我能实现的水准了,就比如我用 qaac 压码音讯档,但想要在 Linux 上搞定 qaac, 我看到有人做到了,但读了读说明就……还是算了。(是的,有很多命令列软体反而是仅在 Windows 下面有,呵呵……)
Linux 有它的很多优点,就比如,如果使用 Tor Browser 的话,无论如何就是感觉在 Linux 下会连接以及访问得快很多,Windows 下用 Tor Browser 实在是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 exiftool, Linux 下用就是肉眼可见地比 Windows 下快、数、倍。但 Windows 也有它的很多优点,比如很多有且只有在 Windows 上能用的软体。加之我的母语其实是 MS-DOS / Windows Batch (1990 年代开始使用电脑的人), 因此很多时候最习惯的还是写 batch 档,一些简单的 bash 我能自己写,复杂的就只有写好了 batch 档以后让 AI 帮我翻译了 ;) |
![]() |
17
levelworm 16 天前 via Android
我现在觉得,电脑还是需要分功能。比如说我至少需要两台,一台有比较好的显卡,玩游戏或者开很多视频网页,或者看视频,需要有比较好的硬盘。另一台做开发,需要比较好的 CPU 和大容量内存。
这两台的操作系统都不一样。 |
18
MissAW OP @ruimz #12 我还觉得,如果对于普通用户,我觉得 Windows 上手操心的更多,开箱系统,我就得去自行下载库和环境,不然指不定安装哪个软件就听到一声警告 dll 缺失(这个真烦人,然后不同软件也需要要求的环境还不同),然后当我面对.net framework 的时候,我还得去选择安装哪一个(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请问为什么不能只有一个向下兼容呢?),然后我用了 LTSC 还得去用 DISM++优化服务和运行去除一堆不需要或者有隐私问题的东西,我还得考虑要不要保留 defender 或者开个火绒保证系统安全,我还得担心安装某个软件会不会导致安了一堆软件(我不懂为什么微软会容忍那些 jb360 金山等等流氓软件的行为,什么鬼??),为什么就听说 Windows 需要去清理系统否则会越来越慢,Mac 怎么不用操心这个?难道 Windows 就不能学点 Mac 的好吗?
|
20
chutsetien 16 天前
@MissAW 说到适应,我个人的感觉是,用 Linux 的时候,基本上是可以自己慢慢上手的(当然也可能是现代的 distros 都做得很好了,可能远古时期的会很难吧,或者我的 distro 选的好——我一直在用 KDE neon, 一个连 KDE 自家的软体都没装完整但底层该有的都有的很干净的 distro, 非常适合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上面安装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一上来就卸载一堆——很多所谓的「使用者有好」的 Linux distros 那是真的生怕使用者不知道 Linux 上也是有各种软体的,那叫是一堆一堆地直接预设往里堆啊),用着用着就会用了,没有很强的学习曲线。
记得唯独没有 ren 让我一开始比较不适应,如果要远程重新命名一个档案的话,你还得把路径输全,也即必须写成 `mv /a/b/c/123.txt /a/b/c/456.txt`, 不过我马上就手搓了一个模拟 DOS 下的 ren 的命令,然后就可以愉快地 `ren /a/b/c/123.txt 456.txt` 了——这是我记忆中在进入 Linux 环境时最大的一点不适应,之后一切都很顺利。 True, Linux 下没法 for /f "tokens= delims=" 来一下子呈表格式地扩展变数——但是如今但凡遇到有这种需求的时候,我只要交给 AI 就好了……( DOS 下的 for /f 实在是太好用了哈哈)是的,Linux 下有 $@ 这种 pseudo array 但用起来感觉跟 for /f 完全不是一回事,for /f 是根据你的规则去处理原始资料并产生一系列有内容的变数,$@ 则是用来接收不确定个数的变数——这当然只是我作为一个小白的理解。 在逐渐瞭解 Linux 的过程中,我的感觉就好像在会了英语之后再学德语一样,在入门的水准上会给你一种「不一样,但又有些类似」的亲切感,复杂了之后当然可能会变得深奥难懂起来,但是入门还是很顺畅无痛的。 而每次使用 Mac OS……我都难以撑过用上半天而不撞墙,那感觉就像一个会英语的人去学法语,刚开始学发音就会骂娘:这他妈都是什么!反正我跟 Mac OS 是……完全不对付,一直永远是超级敌对的那种心态。 |
21
MissAW OP @chutsetien #16 另外,你说到 Windows 软件多,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 Windows 独有的软件,这么多年了还不开发 Mac 版本呢,是因为 Mac 占有率不高,还是开发成本太大,还是觉得 Mac 用户掏不起钱,还是说 Mac 用户用不到?
|
22
chutsetien 16 天前
@MissAW
> 我就得去自行下载库和环境 正常的软体安装包都会自动帮你联网下载并安装缺失的依赖(无论是 VC Redist 那些,还是如今和毒瘤一样的 EdgeWebView ),你这体验是不是…… 第三方 Portable 版软体的受害者。 > 面对 .Net Framework 的时候,我还得去选择安装哪一个。 同上。 > 用了 LTSC 还得去用 DISM++ 优化服务和运行去除一堆不需要或者有隐私问题的东西 Mac OS 下面垃圾的东西更多,只是没有那么多将其研究得透彻的使用者发文总结经验如何进行这些精简。 > 得考虑要不要保留 Defender 保留就是了,考虑这项属于听信了某些民间谣传的迷思。 > 担心安装某个软件会不会导致安了一堆软件 这属于个人遇软不淑了。 > 听说 Windows 需要去清理系统否则会越来越慢 谣传,在 SSD 上不会受此影响,此外,Windows / Linux 起码还可以清理,有的是人给做清理用的软体/指令码等等,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还能够满足,Mac OS 那如垃圾堆一般的档案结构恐怕都没人能搞清楚怎么清理吧。 |
23
MissAW OP @chutsetien #22 为什么 MacOS 没人去研究如何清理?不让?还是因为难度太大?还是因为太小众?
|
24
chutsetien 16 天前
@MissAW 这我就不知道也不关心了,我对 Mac OS 充满了厌恶,它封闭、做作、规训使用者、使用习惯上处处透着反人类的气息,我只希望它的覆灭。如果真的有什么希望或祈盼的话,那也是希望 Windows 和 Linux 能走向最终的大和谐(目前看来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Windows 开始引入很多 Linux 下的特性和命令列软体,Linux 那边在「侧载」 Windows 软体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实现起来也越来越容易了)。
|
25
chutsetien 16 天前 ![]() @MissAW 不是没有啊,比 Clean My Mac, 不是卖得挺好的,但 Mac OS 那屎一样的档案架构逻辑,我觉得很难有人能够真的研究透该清理些什么,而且清理了估计也和没清一样吧。Linux 和 Windows 你都可以真的去看它的档案架构,然后去欣赏它的逻辑,Mac OS 那是在干什么?就是到处拉屎。——当然了,果粉又说了,你看系统的档案架构干什么~
|
![]() |
26
chiaf 16 天前
@MissAW #4 开发工作还真得区分平台🤪
Apple 的应用你得用 Xcode 签名打包,Xcode 只能在 macOS 上安装。包括跨平台的 app ,签名打包必须用到 macOS 。 Windows 原生 app 开发需要用到 windows API ,这个只有在 VS windows 版本上才有。跨平台 app 的 windows 版本,macOS 反而可以生成。 |
27
MissAW OP @chutsetien #25 cleanmymac/腾讯柠檬感觉只非系统软件的缓存这种层面,跟 Windows 那种清理软件的深度还不一样。。
|
29
MissAW OP @chutsetien #25 引申一个问题,为什么 macOS 系出 Linux ,但却采用不同的文件档案呢?如果它的方式真的如你所说这么差,为什么它不学习别家改变呢?或者一开始自己用 Linux 的方式不更省事吗?
|
![]() |
30
iminto 16 天前 via Android ![]() 楼主的提问方式和口气我很不喜欢,连珠炮,明知故问,就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口水话反复颠倒,感觉在跟一个 80 岁老太交谈一样费力。
你一直说客观,中立,但你所有的话没有一句客观公立的。 你几乎没用过 Linux ,windows 也很多年没用过,所提到的问题也都不在点上。 |
![]() |
31
iminto 16 天前 via Android
Mac 为什么不做某些功能,为什么不实现某个特性,不是不需要,有没有可能是架构设计缺陷,技术落后导致的?
跳出对已有成功者的盲目崇拜,有自己的思考,见世面多了,你才能有自己的见解。 iOS 手机为什么信号差?就是因为技术落后和封闭傲慢而已,没有其他原因。任何多余的思考都是无聊的,幼稚的。 同理,Linux,Windows 也是,很多问题都是架构缺陷,无它。 |
32
chutsetien 16 天前
@MissAW
> 为什么 macOS 系出 Linux 完全不是这样。 Linux 只是在最初设计时借鉴了 UNIX 的那一套逻辑,人家的每个套件/软体、每一列原始码都是自己写、自己实作的。 顺,我反思了一下,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适用 Linux 的过程更为顺滑,我想大抵是因了……其实 Linux 后来在那么漫长的协作开发的过程中,有太多原 Windows 使用者的加入了,他们可能不知不觉中为 Linux 加入了很多带有 Windows 风味的东西。加之后来微软自己亲自下场为 Linux 贡献原始码,所以尽管它仍旧是一个 UNIX 风格的作业系统,但是 Windows 使用者用起来也没有那么难用。——当然还是说,可能是我 distro 选的好,毕竟 KDE 一般都被人说是 Windows 使用者最好入门的桌面。 |
33
chutsetien 16 天前
说到界面,Mac OS 那个统一的 Menubar 也在我看来是个十足的反人类的玩意儿。还有就是它家的文字彩现效果,即使如今都是 200% 的缩放了,仍旧是糊(发虚、发毛)得不行。我对此没有研究,但他们说 Linux 和 Mac OS 用的是一致的文字彩现技术,但为什么我在 Linux 下面从来没觉得它糊,Mac OS 就是不行,眼睛就感觉完全无法聚焦,无论看多久都无法适应,这也是让我烦躁到想撞墙的重要原因之一。
|
35
YsHaNg 16 天前 via iPhone ![]() @chutsetien gnome 同样反人类 当你使用 chrome 的时候上面就像老爷爷的下巴层数一样多
|
36
chutsetien 16 天前
@YsHaNg 哈哈哈哈哈哈哈,最近我新学了一个词叫「上巴」……
gnome 是什么垃圾,titlebar 弄得那么高,放几个大按钮在上面,好像生怕荧幕的纵向太长用不完啊似的。 我最近 KDE 都有点讨厌了(也开始大圆角起来),想换 Xfce, 然而试了试 Hsia 的 Xfce 版,又感觉那些五颜六色的 icons 太花哨了,哎,还是摁着 KDE 用吧。 |
37
kome 16 天前
国内软件都在往手机上搬, 软件能做愿意做成 WEB 的, 很多也都做成了 WEB 形式, 脱离了操作系统的限制, 微软的 office 三件套都有做成网页版(好像需要科学).
微软的文档做的是真厉害, Windows/.NET/Office 等等各种各样的文档做的相当完善, 也有多语言, 虽然有些是翻译软件翻译的, 但是大差不差了. 没有 mac 电脑, 但是我一直有几个问题, 纯抱怨: 在 Windows QQ 远程 MacOS QQ 的时候, 如何调出 dock, 如何切屏/切软件? iPhone 16 iOS 18 如何禁止相机 app 自动切换摄像头? 如何关闭自动曝光时间? 为何摄像头会在某一个范围内频繁反复切换摄像? 为什么除了给 Apple Pencil 充电以外, 其他像是 iPad, iPhone, Apple Watch, 有一个算一个, 充电时候那么热? 为什么已经跟 iPad 匹配的 Apple pencil 有时候需要从蓝牙列表中删掉重新匹配? 为什么我在浏览器/APP 直接给其他 app 分享已经加载好的图片, 还要重新下载一遍, 还下载失败? 为什么同样是开启蓝牙连接手机, 开启心率监测, Garmin forrunner 255 可以使用 10 天, 而 Apple Watch 只能用一天多? 为什么隔空投送可以找到我的 iPad, 但是找不到我的另外一台 iPhone? 为什么我在输入解锁密码, 输入错误密码的时候不能立即拒绝输入, 还能让输入的第 7 个数字自动填充到下一次输入密码? 为什么 iOS/iPadOS 的文件 APP 不能完整显示文件名? 为什么 iOS/iPadOS 的文件 APP 不能更改某些文件的文件格式? 为什么地图 APP 在走到了规划路径之外, 不能重新规划路线, 而是一直叫唤返回到原规划路线? 为什么 iOS/iPadOS 在我用浅色/白色背景时候, 任务栏的字体颜色为什么还是白色? |
![]() |
38
lekai63 16 天前 via iPhone ![]() 我选的不是 OS ,而是解决方案:
上学时,需要玩游戏(无论自己喜欢 还是融入集体),毫无疑问 win 工作时,经常需 Office 文档交付,为了格式正确统一,win 创业时,需要开发、盒盖就走、长续航(出差、演示) mac 。 操作系统是一种味道:win 更像是与普罗大众融为一体,中庸 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mac 则有点像绝世美人出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味道, 就是 v 站十年老用户的调调; linux 桌面 则是遗世独立,颇有种“风萧萧易水寒” 折腾的尽头甚至会觉得看破红尘(怀疑人生) |
![]() |
39
lucifer9 16 天前 via iPhone
考虑到每个系统都有很可观的用户量
且不排除很多人是同时在用不同的系统 所以如果排除工作要求之类刚需 那选择肯定是个人原因主导的 强求别人的赞同没有意义 |
40
kokerkov 16 天前
Win: 软件最多,只有少数不支持 win 的软件、
Linux: 安装软件尤其是程序员用的东西最方便。下载 php 、python 之类的敲一下命令就行了。win 你的去搜索相应的网站,浏览到 download 页面,然后选以下你适用的安装包。下载打开,安装。 Mac:本穷逼没用过,但是看别人的使用体验。基本上是个平面设计专用的东西,和 Linux 平台一样软件支持有限,而且 Mac 的软件基本上都是收费软件。 |
41
kokerkov 16 天前
@chutsetien 试试 cinnamon
|
![]() |
42
SakuraYuki 16 天前
@MajestySolor #7 还是喜欢每样工具各司其职,玩游戏用主机,工作用 mac
|
43
MissAW OP @iminto #30 不好意思,我不需要中立,我是试图找出中立的意见,当你给出了一个论点或论证,我可以在我的认识范围内提出相应的回复来试图挑战并削弱你的论点或论证过程,如果你能消除我的挑战,就能加强你的论点,反之,就会削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些能够经得住考验的结论,我想这是求真的必要步骤吧。并且感觉你好像觉得我对某个系统有偏向,如果你看完了这个帖子,你会发现我对哪个系统都没有偏向,但是我会针对性的提出不同意见,我的目的是希望发言者说的跟深入和透彻。
|
![]() |
44
SakuraYuki 16 天前 ![]() @chutsetien #10 按你这个逻辑 win 和 linux 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比如 traceroute 为什么到了 windows 就得 tracert ,为什么 linux 和 mac 都是 ctrl 和 cmd 分开,到了 windows 就得并成一个键用,为什么 windows 不能遵循 unix 的目录结构...etc ,这些在你这里算不算「学习」 or 「服从性测试」呢
|
45
MissAW OP @iminto #31 针对三个系统,你给出了自己的论点,就是架构缺陷。请问,这是真的吗?还是你自己的主观判断?你能否给出进一步的论证和论据呢,而不是简单丢个结论就走了?
|
46
MissAW OP @lucifer9 当然,所以我才想听下个人原因是什么,这些个人原因是客观中立的还是偏颇的(比如你使用了三个系统再给的评价肯定比你只使用过一种系统给的随口结论要值得信赖吧,除非你故意瞎说),能否提取出一些意见可以给后来者参考做个导航。
|
47
MissAW OP @kokerkov #40 关于命令行下载软件,现在好像 Windows 也支持吧,比如 winget ,Scoop ,Chocolatey ,不知道是不是一回事。关于 Mac ,设计工作确实比较喜欢 Mac ,因为配套软件和设备比较好用吧,但 Mac 软件都收费不是事实,苹果商店很多也不收费,桌面也可以通过自己去下载 dmg 安装,包括现在 github 上也有不少软件可以用。
|
48
sir283 16 天前 via Android
一堆 AI 回复,没有一个回复到点上。
Windows 的优点就是对小白用户友好,各种游戏、软件也都是优先适配 Windows 系统平台的,驱动管理也方便,下载点开就能用,不需要做多余的繁琐配置。 Mac OS 唯一的优点就是苹果统一的生态。 Linux 唯一的优点就是免费。 |
49
MissAW OP @lekai63 是的,我也同意应该把软硬件当作工具为自己需求所用,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每个系统和生态的作用和潜力了吗,能否清晰准确的判断对应的使用场景了吗,比如,你说‘需要开发、盒盖就走、长续航(出差、演示) mac ’,这个现在的微软系的笔记本还是做不到吗?(我不知道哈)
|
50
MissAW OP @sir283
关于 Windows 驱动管理方便,难道 macos 不是更方便吗,因为对于用户根本不存在驱动管理这件事? 关于 MacOS 的优点只有生态,我以前有三件套,后面手机转为 android ,pad 不用了,只留了 MBP ,我觉得它也很好用呢,MacOS 系统界面简洁有质感,软件安装升级体验一流,睡眠唤醒速度秒开,也不担心系统安全问题,也没有垃圾软件骚扰,需要用户操心的东西很少,等等。 关于 Linux 唯一优点是免费,那请问 Linux 对于硬件配置低,系统流畅,对硬件有限的电脑更友好,算不算优点? |
51
MissAW OP @SakuraYuki #42 为什么工作就要选 Mac ?什么工作必须用 Mac ? Windows 不能用来工作吗?
|
52
whathappen 16 天前
功能、价格、实际需求。
|
53
szyp 16 天前
我还是觉得 MacOS 最好用
|
![]() |
55
SakuraYuki 16 天前
@MissAW #49 个人喜好,外加部分 adobe 软件在 windows 下的体验一言难尽,爆显存,输入法冲突,还有其他奇怪的 bug
|
![]() |
56
neptuno 16 天前
软件生态、系统稳定性,多软件切换时候的流畅度。基本上就看这个。
|
57
MissAW OP @SakuraYuki #55 想问下,我的印象是用 windows 做设计工作,一般都是配置挺好的机器(毕竟可以自己组),但同配置或者更高配置下,你觉得使用体验和软件系统优化还是不如 MacOS 是吧?
|
59
DK7S 16 天前
MacBook pro 和 win 台式机双持
-mac 工作、修图剪辑用的, 主要优点是续航(适合外出、差旅)、屏幕观感舒服( but 刘海屏极度差评),不方便的东西很多,但 2 个优点可让我为他买单 -win 游戏、看视频用 键鼠、显示器、音箱都为游戏影音视听配置,体验好,生态混乱?基本软件装好一般不会太大变化,体验很稳定 在圈定使用场景的前提下都是可以用的舒服; |
![]() |
60
tt67wq 16 天前
省心用 Mac ,打游戏用 Win ,想不开整 Linux
|
![]() |
61
neptuno 16 天前
@MissAW 我说的只是开发过程中的系统选择,比如说 mac 或 linux 上,terminal 比 win 好用,那就就会倾向于前者。办公中我喜欢各种软件之间切换,win 上面动画总是卡卡的,而且切换速度慢,让我很难受。(当然可能是我使用方式有问题)
|
62
MissAW OP @tt67wq 我觉得还是有点简单了,Mac 是在很多方面挺省心,但是它的软件生态和下载渠道是不是对于用户不如 Windows 省心呢,还要分这个区那个区,每个区软件还有不同?为什么要给 Windows 只贴上一个游戏的标签,难道作为工作本就不称职吗? Linux 桌面版的上手难度真的这么大吗?
|
63
Bingchunmoli 16 天前 via Android
其实大部分驱动已经全自动安装了
|
65
MissAW OP @Bingchunmoli win10 开始好像是,但是因为硬件很多,我的经验是有些稍微老一点还是得先自己安装网卡驱动
|
![]() |
66
dododada 16 天前
1 、客观需求
客观需求嘛,就是工作需要; 供应商说我只有 windows 版本,我说妈的你没有我就换供应商,供应商说咱爷们儿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不买您自个儿玩儿蛋吧,咱不伺候;西门子达索低着脑袋掏了掏裤裆,发现好像只有 windows 的,然后昂着脑袋走了,回头来买,得加钱! windows 出图,设计师说不够细腻,客户说不够美,集美说就要 mac ,用户一听你用的 windows ,嘴一瘪看不上,那只能换个 mac ; 公司上安全管控,mac 用户天天游离在外,要不不更新,要么天天找 IT ,老板一看妈的这么烦,除了 ios 开发团队,统一换成 windows ; 这就是客观需求,满足工作需要。 2 、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嘛,就是能带给你愉悦感; 有的大美妞儿,素人手工包包里一掏 mac air ,不但心情好,爱奇艺里边儿爱兜儿的鼻毛都那么可爱,开心要分享,可不能藏着,得让人知道我的品味; 有的精神小伙儿,就喜欢 mac 那种范儿,coffee ,就着那味儿,写的 ppt 都能多加俩字儿,客户一看,高级; 有的中二青年,就喜欢玩傻大黑粗的 windows 板儿砖,不但强身健体,玩儿游戏,那里头还藏了好多好妹妹呢,嘿,开心; 有的老年师傅,人就喜欢工控页面,windows? mac? dos? 没听过,就知道西门子;拖拖拽拽简单方便直观可靠,心里也踏实,你要是搞个啥电脑编程,撞刀了可就就完了 这就是精神需求,用着顺心。 啥?您说有钱人?有钱人谁在乎这个!一帮搞臭技术的! |
68
MissAW OP @DK7S 之前没怎么了解,前几天正好看到推荐微软轻薄本的帖子,看久了 MacBook 的千篇一律,发现现在 Windows 的笔记本也做挺好啊,推荐的那些灵耀 16 Air/ thinkbook 14+/YOGA Air 15 Aura/hp zbook ,至少是看起来挺好,虽然有往 MacBook 靠拢的嫌疑,但多少还是有些新鲜感
|
![]() |
69
dododada 16 天前
@MissAW
首先要清楚这东西是工具属性的 青少年和老年用户,要考虑安全管控和易用性; 普通用户的话,首推不折腾,好上手,拿来就能用,不增加用户的心智负担; 专业用户还是要考虑工作特点;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经济账,有钱都买不行么,穷的时候,穷是唯一的选择; |
![]() |
71
wowawesome 16 天前
目前 macOS ,Linux ,Windows 都用。对我来说是刚需吧,服务器系统肯定是 Debian 手熟,Windows 玩游戏。目前工作用 macOS ,但是假如非要割掉一个,那肯定是 macOS ,因为 Windows 也能用来工作。选择 macOS 用来工作,无非是某些场景下比 Windows 更加好用。
|
72
DK7S 16 天前
@MissAW
-应该都是 Intel lunar lake 的产品吧,看同事的灵耀 14 air 确实续航还可以,轻度办公不错,相对较新了 -这里补充一点,mac 用来工作,win 用来娱乐,对我个人而言是生活/工作场景的切换,之前办公用 win ,回到家电脑也是 win ,总有种没下班的感觉,mac 和 win 系统界面的区分可以给我这点帮助(我就是这么肤浅 hhh |
![]() |
73
SakuraYuki 16 天前
@MissAW #55 看软件,adobe 的体验不行,cdr 之类的古董软件是 windows 体验好点
|
75
MissAW OP @wowawesome Linux 不能满足你工作需求吗,是什么?
|
![]() |
76
dododada 16 天前
@MissAW
怎么说呢,我觉得你有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很好的,搞机的博主,不清楚底层的逻辑,讲出来的内容用户也不太接受;搞基博主搞着搞着就变成专业的了。 还是要看你想探索哪方面的内容,如果只是软件用途上的,我觉得没太多区别; 其他的无非就是外观、耐久性、接口扩展、性能、便携、电池、维护保养、折旧费用之类的; 如果要探究零件质量,没什么必要,耐用品现在都有变成快消品的趋势; 我个人的话,不会去折腾这些东西,就是懒,工具而已,需要什么就换什么 |
77
MissAW OP @dododada #76 我主要是不喜欢看了很多不同的简单观点或结论之后还是无法形成一个自己的判断标准的感受,我觉得要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就必须得自己去搞清楚,当然这不容易,或者一般人都没兴趣去探究,所以才有 KOL 的存在空间,但是我不喜欢 KOL ,多用用自己的脑子也好防痴呆。
|
![]() |
78
nanajj 16 天前
Windows 打游戏,Mac 其他,年纪一大完全不想折腾 Linux 。
现在要是让我只选一个 Mac ,上学时要是让我只选一个 Windows ,另外有条件的话还是台式打游戏爽。 |
79
960930marui 16 天前
id 瞩目(手动狗头)
|
![]() |
80
crayygy 16 天前
用 macOS 办公
用 Ubuntu 开发 用 Windows 日常刷网页打游戏 可能我的用法不够 Geek ,目前来看这三者各司其职对我来说很合适,没想过折腾什么 macOS 打游戏,或者 Ubuntu 来办公之类的,扬长避短,挺好的 |
81
MissAW OP @dododada #76 另外,其实我更注重了解功能性的差异,因为我是把软硬件当作工具,它们无非是各种功能的集合,但是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完全了解它们的功能潜力,比如 Linux ,用的人都会说可以直接更机器沟通,好像听起来可以完成其他系统不能完成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有哪些,我不知道它的好,这样我就没法俯瞰这些不同的系统,随心所欲的为我所用。
|
82
tongbufu 16 天前 via iPhone
老哥你这名字不错🥵
|
![]() |
85
wowawesome 16 天前
@MissAW #75 Linux 可以满足我的工作需求,但是满足不了我的游戏需求,游戏和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刚需。
|
![]() |
86
rooftop64 16 天前
答:在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
|
![]() |
87
harryho97 16 天前
@MissAW 按照你的逻辑延展开去就会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人在做选择的时候能做到“真的了解每个 xx 和 yy 的 aa 和 bb”,也没必要做到这一点。从高考报志愿,到毕业选工作,到恋爱选伴侣,你只需要有一个坚定或多个不坚定的理由支撑自己做选择就够了。你在追求中立,那你觉得我的回复够中立吗?我觉得我的回复很中立,但是对于解决你的问题没有任何价值。这种中立没有意义。
|
![]() |
88
Actrace 16 天前
Windows 11 目前已经足够现代化了,大部分驱动都可以直接安装。
|
89
MissAW OP @harryho97 ‘从高考报志愿,到毕业选工作,到恋爱选伴侣,你只需要有一个坚定或多个不坚定的理由支撑自己做选择就够了。’--- 一个人能做决定和一个人能够做好决定是两回事好吧,人人都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做,但不是人人都能说得好做得好,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请问有多少人选对了专业,娶对了对象?有没有人后来后悔过?如果在做这些决定之前,能够做更多的调研,是不是能够提高做高决定的机率?为什么雷军决定做电动车之前花了两三年时间调研?他怎么不随便找个理由选择就可以了呢?古人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听不同人看法,并且独立的思考他们的看法是否经得起推敲,这是我求真的方式。我追求中立,是借助不同人不同的回复看到我没看到的视角,经过质疑和推敲后再提取出好的观点,这样会不会比自己拍脑袋更好?你没有回复问题,所以不存在你的回复中不中立的问题,因为它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回复,你不是也知道自己的回复无助于解决我的问题吗?
|
![]() |
93
wangyzj 16 天前
win11 是垃圾
但我也不得不用 |
94
echoechoin 16 天前
其实没得选
|
95
zhoulouzi 16 天前
节约时间
|
96
wryyyyyyyyyyyy 15 天前
现在就用 windows ,写代码也好用( python +vue ),之前用过一段时间 macos ,但需要打游戏,系统切换导致的快捷键老按错,不同的生态也有很多不同的问题。最后抛弃 macos 了,要花时间去适应,又离不开高配 windows 打游戏,macos 感觉是为了用而用。
|
![]() |
97
tt67wq 15 天前
@MissAW mac 的软件生态都不差了现在,不过省不省心比较主观,我主要受不了 win8 越来越操蛋的设计还有 win 下各种流氓软件。Linux 桌面版我用了 5 年多,arch 、manjaro 、nix 、ubuntu 这些都折腾过,还是觉得不好用,全靠网友用爱发电的东西能好用才奇怪了
|
99
barathrum 15 天前
从 07 年用电脑开始, 我就用的是 Windows, 但是说白了在上班之前, 电脑对我来说就是游戏机, 除了写作业和论文什么的没有任何其他必须要用电脑的地方, 那时候的我也不研究什么操作系统, 也不折腾啥的.
从 15 年开始断断续续用 Linux, 契机很简单, 因为当时买的电脑不带 Windows 系统, 然后当时开始有用正版的意识, 不想用盗版的 Windows, 但是它又太贵了不想付费. 最开始用的是 deepin, 因为从 windows 切换过去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但是当时的 deepin 有不少 bug, 偶尔会 CPU 拉满, 加上后来入职的一家操作系统厂商, 就换到了 Fedora. Fedora 我从 17 年一直用到 23 年, 因为公司的关系, 我从来没用过 office 三件套, 一直都是 Google 套件, 而且我也几乎不做 slides 和 sheet, 只会在开会的时候填填 doc, 用的最多的就是邮箱和日历, 说白了和操作系统没有任何关系, 用浏览器就能弄. 中间尝试过几个月的 Mac, 不过那时候还是 intel 的, ARM 的我没用过.说实话当时觉得 Mac 的屏幕是很让我惊艳的, 色彩什么的比我当时的工作本 ThinkPad x1c 顺眼多了. 不过因为工作的原因, mac 很多同名命令都是 bsd 风格的, 我来回切换感觉很不习惯, 而且当时的 Mac 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定, 卡死的频率不比 windows 低, 而且价格相对高昂, 外设的插口也很少, 必须一直用扩展坞, 我觉得太麻烦了, 而且没有明显优势, 就放弃了. Mac 的续航确实比我的其他笔记本要强上特别多, 但是我没有移动办公的需求, 所以续航对我来说也不是很重要. 同一时间段, 我还有一台台式机, 一开始装的 Windows, 只用来打游戏, 开机就是 Steam, 基本其他软件都不带开的.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不怎么玩游戏了, 再加上即便想玩, lutris 基本也能解决, 就在 22 年把它重装成了 Arch Linux, 22 年到 23 年我主要还是用 Fedora, 因为 Arch 装来的本意就是玩玩的. 23 年以后, 也许是 Fedora 稳定了太久了, 我开始想折腾点新鲜的玩意, 就把 Arch Linux 弄了弄尝试主力使用. 说实在的, 这操作系统可定制性太强了, 虽然有 kde, gnome 这样开箱即用的桌面环境, 但是我在 Fedora 上已经用腻了, 想体验点新鲜的, 就开始尝试 Hyprland. 然而 wayland 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我的 PC 没有集显, NVIDIA 的显卡偶尔会因为系统休眠唤醒不了陷入无限重启, 然后就需要断电, 插拔下内存, 触发硬件变化重新进 BIOS. 我现在又换成了 niri, 从我的日常体验来讲, 这个新的 wm 局限性更多, 甚至很多软件变得不可用了. 不过因为我的工作几乎只需要浏览器, git 和代码编辑器, 只要系统不崩溃就没问题. --- 写了这么多, 回到主题, 其实我选择操作系统时, 无非就是这么几点: 1. 最好支持我手头已有的硬件 - MacOS 几乎只支持 MacBook, 而且它很贵, 外接显示器和网线都需要扩展坞. - Windows 完全符合预期! 可以安装在我的任何一台电脑上, 而且我在之前买的笔记本上登录了我的微软账户后, 我发现它可以跟我的账户迁移, 不用重新买授权, 体验还不错. - Fedora, Arch - 除了 N 卡以外, 没有任何问题. 2. 不影响工作 - 我用过的任何一个操作系统都满足这条需求! - 不过我习惯在自己电脑上编译一些软件, 这一点上看我的 Fedora, Arch 略胜一筹. 3. 有一定的娱乐能力 - Windows 对我来说是完美的游戏机 - Mac 硬盘太贵了, 而且我不清楚它的显卡性能和游戏兼容性, 只知道风评不好 - Linux 用 lutris 可以凑合, steam 上的大部分游戏也都正常体验 4. 系统本身的可玩性 - Mac 我用的时间太短了, 而且因为当时体验用的是 256G 的硬盘, 编译一些软件感觉就要满了, 没有深度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