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经济一直不景气,普遍认为房地产泡沫导致的,作为大部分人最大的经济流出地,影响到了各行各业导致经济下滑。但是我不是很懂,为什么会出现房地产泡沫? 如果说房价对经济影响如此巨大, 那么为什么要出政策限制房价? 或者说仅适当调整让房价保持稳定即可。又或者在规划好有其他经济支撑或准备下在进行调整限制呢? 以及日本的以往情况,对于这些类似的情况,我不理解泡沫为何出现,不理解既然房地产能带来繁荣为何要大幅度限制呢?本人对经济一无所知,想和各位探讨。
![]() |
1
kelvansun 19 小时 40 分钟前
简单来说就是供需关系,这是规律。
|
![]() |
2
gogozs 19 小时 8 分钟前 via Android
土地财政
|
![]() |
3
ZOUKAI770 19 小时 5 分钟前
供需关系;显然已经从卖方市场进步到买方市场,房子性价比和品质都在提升。
|
4
streamrx 19 小时 4 分钟前 via iPhone
重庆现在二手房挂牌几十万套
|
![]() |
5
rick13 19 小时 0 分钟前 via iPhone ![]() 虽然房子是由央企和民企建造的,但地是政卖的,建筑许可也是政府批的,也就是说供给几乎完全取决于政府,那最后泡沫爆炸的责任也要几乎完全归于政府。
|
![]() |
6
sillydaddy 18 小时 59 分钟前
「不理解泡沫为何出现」是什么意思?你能先说说你理解的「什么叫泡沫」吗。
|
![]() |
8
ferock PRO 首先定义什么叫泡沫。
经济泡沫:资产价格因投机交易和过度乐观的市场预期而大幅上涨,远远超出其内在价值,形成虚假繁荣,最终因市场信心破裂导致价格急剧下跌的经济现象 大白话,价格虚高。 怎么形成的?大规模放贷,0 首付,购买者初期成本很低…各种策略导致的。 本质上就是货币的流通量太大的必然结果 |
![]() |
9
ferock PRO 现在房地产搞不动了,新能源汽车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泡沫?
|
10
kokerkov 18 小时 29 分钟前
所有人都觉得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的时候,他就是泡沫。
同样的一套房,半年前对比半年后,每平方米贵了几千。请你摸着自己的脑子问,他凭什么涨了?他的成本是固定的且已经产生,只是还没人买下。这就是泡沫。 |
11
jayhuang0044 18 小时 25 分钟前
税收方式,房子汽车价格高的,最终成交还能交大税的,还能关心一下.
1000 以下的产品 100 以下的产品 只关心你生产量,不关心你能不能卖. 土地转让的过程当地,在中间 收地卖地 xxxx%的利润和空手套白狼,然后回到上面,税,更关心产量... |
![]() |
12
sillydaddy 18 小时 23 分钟前
|
13
kokerkov 18 小时 10 分钟前
@sillydaddy #12 我没有说“价格高于成本价多”就属于泡沫。
泡沫是价格偏离他的真实价格过多。至于多少算过多那就很难说了。有些东西你回头看一看就能明白是泡沫,典型案例是最早郁金香球茎和最近的 CSGO 黑蛋贴纸事件。 |
![]() |
14
davidyin 18 小时 10 分钟前 via Android
这个吧,不能深究,归根结底,就是土地公有。
|
![]() |
15
codingerj 18 小时 8 分钟前 ![]() @rick13 #7 这个要细分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钱少事多,都得自己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发展经济很多地方是没这个能耐的,吹吹规划,炒炒房价卖卖地是很有这个本事的
|
![]() |
16
wuxinling 18 小时 8 分钟前 ![]() 我们的房地厂并不是泡沫,而是韭菜长不起来了,根都被割了。泡沫是人群丧失理智的追捧,我们的房地产不是,是人为进行的抬高商品重要原材料价格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然后商品没有人能消费得起,逆向传导要求原材料端降价。
这个事情和日本不一样,日本造成价格上涨的因素中无理性追捧的占比高一些。借 1566 的话说,我们这是嘉靖修道观,天下无不是的君父。 大宗商品消费时,因为购买行为从积蓄到贷款还款结束是一个长期过程,商品价格预期走向会严重的影响大宗商品的消费欲望,这是“涨价去库存”的原理。 |
![]() |
17
sillydaddy 18 小时 4 分钟前
@kokerkov #13
「泡沫是价格偏离他的真实价格过多」,跟#8 楼的「内在价值」一样,你又给出了一个未定义的「真实价格」。。。但是什么叫「真实价格」?泡沫时的房价不是真实价格吗?那我要问了,一个古董字画,它的真实价格是多少呢?或者一个比特币的真实价格应该是多少呢? |
![]() |
18
pweng286 17 小时 59 分钟前
@sillydaddy #17 这么纠结字眼没意义.价格和价值.房地产就是价格脱离价值.
|
![]() |
20
Xbluer 17 小时 15 分钟前
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来解释:由于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让很多人可以从银行无中生有借到了钱用于购买房产,导致供不应求,进而导致房价上涨;同时期,开发商发现有利可图扩大生产(恒大、碧桂园);投资客、普通家庭进一步加杠杆;最终信贷政策收紧、利率上升(三条红线),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恒大);居民由于负债率高、利率上升,无力进一步投资房产,需求降低,导致房价降低;后面就是大家这两年看到的结果了。
央行降息 → 信贷扩张 → 房价上涨 → 资源错配 → 泡沫破裂 |
![]() |
22
WngShhng 16 小时 40 分钟前
限制房地产是就是因为泡沫重,如果泡沫越吹越大,那刺破的时候不是影响面更严重。
房地产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人口下滑,房地产注定难以为继。 中国本身房地产泡沫已经很重了,拿租售比计算,泡沫大概在 40%,也就 400 万的房子,实际上只值 200 万。用购买房子时间年限来看,中国人买房需要的时间是标准时长的两倍。 因为房子本身已经远超市场真实价值,然而房子又和婚姻绑定,那么如果房价继续涨下去,那结婚率不是越拉越低,人的负担越来越重。 实际上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加班就是因为房子,只不过他们不自知而已。 还有人拿了钱去买房,那么其他消费能力就不足,那么就会导致通缩。 泡沫的形成是因为从地方政府到开发商,甚至买房的人,都是借钱在消费,还有和婚姻绑定,让很多人觉得房子只涨不跌,成了投资品,因此把钱投向房地产,所以价格也就越涨越高,但是相比于实际价值而言就是泡沫。 房地产繁荣虽然美好,但是这种美好并不能持续,就像做梦一样,早晚要醒过来。 |
23
qrobot 16 小时 36 分钟前
房地产怎么可能是泡沫, 房子是实打实的存在啊。
我们说的房地产泡沫指的是房地产金融泡沫。 很简单 100w 的房子, 贷款 100w 利率 2.85% + 那么这笔钱是给银行了吗? 不不不, 你这个叫做借贷, 银行不会指望你换这些钱, 银行会把你这些钱,包装成为理财产品, 然后销售给个个散户。 我说假如, 假如房价格低了, 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
![]() |
26
kangwei 15 小时 48 分钟前
房子除了居住还是属于大资产,价格随着周边基础设施 交通情况 供需关系波动,可以用较低首付价格购入,供应在掌握在地方政府,开发商;需求侧有丈母娘硬性指标,因此有很多人投机囤房炒楼,让房子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使其大幅超过其本身实际价值,从而泡沫产生
|
![]() |
27
muooOOO 15 小时 13 分钟前 via Android
导致房子降价的是供需关系,而不是限制政策。相反,这两年的限制政策也不是为了防止涨价,而是防止崩塌
|
28
565656 14 小时 56 分钟前
2015 年时候房产已经不行了 但是政府选择继续涨价 + 货币棚改
|
![]() |
29
ferock PRO |
![]() |
30
ferock PRO 而所谓内在价值,是指由其长期基本面所能合理支撑的估值,来源,wiki
|
![]() |
31
sillydaddy 14 小时 42 分钟前
@ferock #29 >“泡沫,指资产的当前价格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的时期,而所谓内在价值,是指由其长期基本面所能合理支撑的估值。”
这解释通过「长期基本面」解释「内在价值」,但是,「长期基本面」又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东西就是短期的呢?所以说,搞经济的,就爱名词,故弄玄虚的就更是了。一个名词接一个名词,反正就是不能简单明了的解释。 |
![]() |
32
ferock PRO @sillydaddy #29
你可以把你的意见在 Wiki 下面反馈。 名词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总结的方式,例如,什么叫物理?什么叫化学,那什么叫变化?什么叫学科?什么叫名词?什么叫名称,什么叫词汇,什么词? 这就歪楼了 |
![]() |
33
ferock PRO 不理解泡沫为何出现,不理解既然房地产能带来繁荣为何要大幅度限制呢?本人对经济一无所知,想和各位探讨。
首先,货币是什么?有价证券,大白话就是屁都不是,只是一种替代物。 以前,以物换物。大米换布匹,你用你多余的大米换你需要的布匹。 为了便利,出现了中间介质,也就是货币。 所以,经济行为本身,代表的是交易。货币只是便利交易的一种媒介。 为什么说这个?因为你提到,房地产能带来繁荣。 所以,什么是繁荣?大家手上钱多了,是繁荣么? 其实不是,这就是为什么刚刚我先要说货币。 10 块钱 1kg 大米, 100 块钱,1kg 大米 1000 块钱,1kg 大米 你用 1kg 大米,卖了,获得了 1000 块钱,这是繁荣么? 当你需要用 1000 块钱,再去买 1kg 大米,这是繁荣么? |
![]() |
34
Memoriae 12 小时 18 分钟前
金融从业人员来回答下。
决定价值下限的是租金法、现金流贴现法、NPV 、IRR 、重置成本法: 1. 租金法假设了能租出去或不影响出租价值的年限,一般都用 20 年; 2. 现金流贴现 DCF ,记住一定是自由现金流,剔除了各自税费和运营支出,和股票估值一样,最重要的是给一个长期相对公允的贴现率,可以设成 3%计算; 3. NPV 就是把房子从头到尾都出租,贴现回来的钱减去购买成本,大于 0 就值得; 4. IRR 是在 NPV 基础上假设现值是 0 时的贴现率,如果你自己的投资能跑赢 IRR 那这个房子就不值得; 5. 重置成本要看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重新拿地+建筑等一系列支出的平均每户成本,由于房子是非同质化的,一般在 1-2 倍以内. 那什么是泡沫?远超以上估值或定价方法的价格只能说它是昂贵的,不能直接定性为泡沫,泡沫更多是指行情维持非理性繁荣,伴随着投机炒房、房贷余额暴增、房贷利率溢价上涨、居民杠杆率上涨等现象,加上上述的估值和定价方法,一般我们不会用这种定性方式去描述房地产的价值。 由于房地产有很多因素是无法直接被定价的,例如学区教育、附近配套设施、医疗资源、基础设施、城市预期发展等等,这些因素很难被定量,要我评价,房地产泡沫是参与者严重依赖预期和无法被定量(难以假设)的因素,往往伴随着高杠杆和投机,一种极端乐观状态。 |
35
huangpingdong 11 小时 57 分钟前
政府推动的,卖地赚钱的一种商业模式
|
![]() |
36
jackyz 11 小时 54 分钟前 ![]() 核心是:信用(信心)对消费(商品价格)的放大效应
拿来买房的 20 年按揭,本质上是买房人预支了未来 20 年的收入,这些收入的购买力本来是要分 20 年来释放的,但是通过按揭买房这个行为,这加倍的购买力,立即就被释放在建筑、材料、装修、家电这些行业;这么多 “从未来预支” 的购买力涌进市场,钱多东西少,是不是马上就会推高商品价格? 注意,这个时候,商品的价格还只是上涨,还不是泡沫( yet )———— 直到 “能借的差不多都借了” 或者 “房子稀缺的预期被转变了”,那么,市场上,原来的购买力一下子消失,钱少东西多,商品价格马上就会降下来;从高点跌落的部分,也就是被大家称作的 “泡沫”。 这里,信用的核心参数就是信心。 因为对未来有信心,银行敢贷款给你买房;因为对未来有信心,银行敢贷款给企业扩大生产;这件事现在反过来了,因为对未来没信心,你不敢去银行贷款买房;因为对未来没信心,企业没有必要去银行贷款扩大生产。再进一步,当大家都在准备过冬的时候,企业当然也要减员过冬,减少负担,于是就。。。 所以,可以推导得出,适度的泡沫对就业有利。 |
37
huangpingdong 11 小时 52 分钟前
@davidyin 有道理
|
38
huangpingdong 11 小时 43 分钟前
@sillydaddy 内在价值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的,是1929 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深刻反思,旨在反对投机,建立一种通过分析企业基本面(资产、收益等)来评估其真实价值,并与市场价格比较,从而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方法,其实房子的内在价值不怎么好评估,和股票一样,其实只能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参考同等级的国家发展,收入,平均工资和放假来对比,没有绝对意义的内在价值,最后都是一种共识,最后上李笑来的金句-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这个世界真有趣哈哈
|
39
huangpingdong 11 小时 40 分钟前
@sillydaddy 他都不知道「内在价值」这个词谁提出来的,什么背景提出来的,为什么提出来,当然只能讲概念了
|
![]() |
41
boyzhang 11 小时 36 分钟前
@sillydaddy 就是固有价值,简单说建造房子的成本
|
42
huangpingdong 11 小时 32 分钟前
@boyzhang 确实,按照格雷厄姆的说法就这这样,房子的建造成本,不叠加任何金融属性,但是这样计算肯定错了,上海和郑州房子建造成本肯定差不多,但是价格差几十倍,所以如何评估这个非建造成本真是个艺术,所以巴菲特说投资是门艺术,太牛逼了
|
![]() |
43
ferock PRO @huangpingdong #37
从这个 url 我学习到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85%A8%E7%A8%8B%E5%BA%A6 感谢 |
![]() |
44
dispuri 10 小时 55 分钟前
@ferock #33 你说的是货币的价值问题,不是房子的价值问题,货币价值来源于信用,各国的货币来源于不同的信用;货币与商品的交换价格来源于货币信用等很多方面,一定时期内适度涨价也就是通胀代表着信用上升,意味着一定的繁荣;
房地产不是普通的商品,不仅具有商品价值还具有投资属性,房地产价格的增长推动社会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繁荣”,也带来信用“泡沫”,但经济总量依靠房地产过大了话,如果信用链条中一个点被破坏,可能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危机,泡沫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所以现在是在释放风险,用时间消化过大的房地产空间,减小房地产在经济中的比重 |
45
BD8NCF 10 小时 47 分钟前
近几年经济一直不景气,其实房地产泡沫只是部分原因,或者说是表象。房地产泡沫本身只是挤占了其他行业的资源,会导致其他行业受影响。
根本的原因是分配问题。 例如,花 100 万买房,其实可能会有 80 万成为地方政府的收入,可以会以税收/卖地等方式,这些钱最终被用于一些奇怪的地方,例如修建使用率很低的基础设施、或者修建一个大型的塑像等等。最终流入民众手中的钱很少。 或者换一个角度看,这个社会有太多不创造价值的人存在。例如....... 这些人把这个社会创造的价值分走了大部分,而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所得很变少了。 房地产业把未来的财富提前拿到现在使用,表面上看大家的收入都变高了。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 房子足够多了之后,当然市场销量就下降;民众的购买力也是有限的,贷款买房也就只一次两次,总会有个尽头。 一旦房子不太卖得出去,地方政府的收入减少,相关行业的收入减少.....传递下去,几乎所有行业的收入都会减少。 很多人被困在房贷中,不敢消费,状况进一步恶化。 过去地方政府已经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一下很难适应没钱的日子。于是城投平台借钱、各种罚款、堵住税收漏洞......这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 现在政府在用各种措施促消费,其实是饮鸠止渴,把目前民众有限的购买力挤出来之后,情况会更严重。 现在的目标是增加消费,其他的各种规则并没有变化,即使把民众最后的购买力挤出来了,民众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正确的目标应该是增加民众的收入,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一些综合的措施。 很多人说应该像国外一样直接发钱,当然直接发钱会比发消费券发文件好,但也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只是多拖一段时间。要改变目前的状况,需要有一些根本性的变革,改变收入分配比例,让劳动收入在 GDP 中占的比例上升,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不创造价值的岗位)。但是这相当于自己提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面,不可能的。 再换一个角度观察,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收入一个月几千元,但是很多退休的比上班的收入高,要几个人交的社保才够一个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随着人口下降,以后会是一个人交的社保供几个退休人员发退休金,这个怎么持续得下去? 要保证社保体系能正常运转,将来得以某种方式把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转移到社保体系中,那么在职人员的收入占 GDP 的比例会进一步减小。 |
![]() |
46
ferock PRO @dispuri #42
是的,我就是看 op 一直没有回贴,所以先希望了解他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 适度涨价也就是通胀代表着信用上升,意味着一定的繁荣,这句我完全认同。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表象,最明显的就是,经济总量依靠房地产过大了。 而且是过的太大了。 |
![]() |
47
sillydaddy 9 小时 36 分钟前
@ferock #32
我说的「用名词解释名词」,含义是说,「用人们听不懂的名词解释人们听不懂的名词」,换用经济学的名词,就叫「名词空转」。 「物理」可以解释为「物体的运动规律」,这里面的 3 个词,起码普通人也能懂。 再来看「泡沫」的解释,「资产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核心的「内在价值」没有解释清楚。再来看内在价值的解释,「长期基本面的估值」,核心的「长期基本面」又没有解释清楚。相当于一直在套娃。这就是「名词空转」,兜兜转转。 而且泡沫无非是关于价格的,价格是人人都能懂的,它不像相对论要用一系列高深的名词去形成因果链条。但是,却仍然有人用「长期基本面」->「内在价值」->「泡沫」这样的冗长无效的套娃来解释。我就提一个问题,这里面把「内在价值」去掉,会有什么影响吗?真的有「内在价值」这样的东西存在吗?比特币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
![]() |
48
sillydaddy 9 小时 31 分钟前
@ferock #33
你对货币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人们对货币的最常见的误解: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中间媒介,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屁都不是)。 货币,你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它存在,是因为人们**需要**它,用它来交换东西。只要是被人们需要的商品,就是有价值的。所以,货币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无价值的媒介,它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商品,就是有价值的,本身就是财富,而不仅仅是“代表”财富。 可以看一下我的「货币狭义相对论」,我保证,只需要看完第 1 章,便会让你对货币的观念完全刷新: /t/1123619 |
![]() |
50
ferock PRO @sillydaddy #45
「内在价值」你可以看看楼上说的内容,至于你说的「名词空转」,何尝不是另一种「名词空转」。 因为,你也没有解释清楚。 什么叫名词,什么叫空转?你怎么知道起码普通人也能懂?怎么定义普通人?怎么定义懂?怎么定义起码? 以上就是你的逻辑 |
![]() |
51
ferock PRO @sillydaddy #46
至于你说的完全错误的,那我的内容来源: 在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William Stanley Jevons )的《货币与交换机制》( 1875 年),其中提到 4 个货币的功能 其中之一就是,交易媒介。 这本书我保证,只需要你看完第 1 章,便会让你对货币的观念完全刷新。 |
![]() |
52
sillydaddy 4 小时 38 分钟前
@ferock #50 你大概没注意到,我在「名词空转」前特意加了「经济学名词」,意思是没指望别人能听懂。但我前面话的意思非常明确:不要用一个经济学专有名词去解释一个经济学专有名词,类似「长期基本面」->「内在价值」->「泡沫」,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全部东西。
至于你在#51 楼提到的东西,跟我在#48 楼说的,完全不搭边。我说你对货币的看法完全错误,后面我也详细说明了你错在哪里了(你在#33 楼的原话是货币是有价证券,是替代物,因此屁都不是)。 |
![]() |
53
syboy 1 小时 54 分钟前 via Android
炒地皮啊 本来不值那么多的 一路炒上去的 现在大家的钱都投入到房子上了 加上大环境不好 买房的人越来越少了 房子逐渐失去了流通性 没有人为高房价买单 那么房价只能下跌 以前的高房价 到现在的下跌 中间这个差价就是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