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unstop      2013-07-23 17:34:26 +08:00 可以考虑通过我们的东西市场来出售吗?使用比特币的全球商品交易市场: http://www.ewmarket.com/ | 
|  |      2jybox      2013-07-23 20:01:04 +08:00 淘宝在前期还算个不错的方式,对你们来说方便,对用户来说更容易信任 | 
|  |      3unstop      2013-07-23 20:12:57 +08:00 实际上支付宝有担保交易的接口,不过我不太清楚接入 iOS 的应用是不是方便,你可以去研究一下。 | 
|  |      5jackfan OP 好想有快递现在支持货到付款,靠谱吗? | 
|  |      7iTwoEleven      2013-07-24 09:50:43 +08:00  1 @jackfan 看下支付宝是否有用于iOS平台的接口。另外通过内嵌WebView中加载网页版来支付不知道可不可行。 | 
|  |      8bishop      2013-07-24 10:07:40 +08:00  1 支付宝应该有提供接口,可以app或者网页支付。另外建议内嵌你自己的淘宝店,这样买家也放心。 | 
|  |      9jackfan OP 谢谢楼上两位兄弟,这是可行的,但是我花了很多心血做的app不是变的可有可无了 | 
|      10Shanicke      2013-07-24 17:25:32 +08:00  1 其实我想说的是, 如果不是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检查, 而是走海关等抽查的。都是属于走私的吧? LZ你要想清楚。 被举报的话, 可能面临菊花大开。 | 
|  |      11Glow      2013-07-24 19:17:52 +08:00 楼主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非诚勿扰新西兰专场的一个男嘉宾,他也是在那边搞牛奶的。 | 
|  |      12dexter      2013-07-24 20:48:53 +08:00 这应用好! | 
|  |      13liliang13      2013-07-24 21:19:22 +08:00 美团的客户端可以通过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客户端进行支付。 | 
|  |      14jackfan OP @Shanicke 严格意义上是不合规,入关是物流公司正常手续做的,但是食品不能在获得资质许可的情况下在大陆进行销售,这是不合规的地方,但是有两点,第一包裹是个人消费,包裹是新西兰直邮给客户,不是批量进关进行销售。 第二,网络交易,你无法界定销售行为的发生地是在新西兰还是中国,我可以说销售行为发生在新西兰,因为这笔交易在新西兰是缴税的(15%的GST) 这么做海外批量进货,违规在中国销售的,我算是很注意法规的了, 懂这方面法律的朋友可以指正我的认识不足 | 
|      16Shanicke      2013-07-25 11:41:37 +08:00  1 @jackfan 即使你在新西兰缴税, 但是入关的时候还是依照规定缴纳相对的中国关税,即使交易是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 如果照你这么说都能合法, 我早就在美国买几台法拉利回国了。抽检的意义是在于某些定量一下,是符合规定不用缴纳关税,所以海关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抽检方式。再者,如果你是小批量的分别进口,成本高,物流过程长。到最后还不是让消费者自己买单? | 
|  |      17jackfan OP @Shanicke 你可以买几台法拉利,我帮你美国买了,你有本事让海关不抽检到你就行了。这个事情买家是客户,他们也要接受海关的抽检,如果海关要他们缴税,他们得缴纳,当然我们可以在新西兰承担这一部分。 私人物品只能是抽检的方式,即便西方法律法规体系很严格健全,政府也从不指望任何一个公民的每个海外包裹应缴纳的税收由收货人自己申报。 | 
|      18Shanicke      2013-07-25 13:30:13 +08:00 @jackfan 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你看到的是保障消费者能够确保买到的是正品的牛奶,却没有保证消费者最大的利益,让消费者承担本来就必须有的风险。如此用户体验很难打动消费者或者拉到跟多投资。就像整个现在日益泛滥的代购市场。 各种海外代购说白了都是走私,但是小批量入关国家也没这闲情去打压。你一经过整合,好了,你变大头, 国家不打压你说不过去。这是一块灰色地带,我只是奉劝你想清楚而已。  PS。买法拉利是举例,我就在美国,何须麻烦你新西兰大费周章。 | 
|  |      20jackfan OP @Shanicke 我小做做吧,没有整合搞大的野心,这个是一个产品的案例应用,可以快速套很多行业,比如订餐,卖衣服,这个app是一套电商产品 | 
|  |      22thinkxen      2013-08-07 10:23:05 +08:00 via Android 不错的想法,小规模做做,应该不错的。 | 
|  |      23jackfan OP 新西兰恒天然的管道污染导致肉毒杆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我想很多人不愿意再买Karicare,我们重心先做manuka蜂蜜和酸奶粉。其实karicare还是第一选择,真的,不是推销,我们家两个娃继续karicare,当然我们只吃新西兰原装的,国内的karicare是不一样的货,第一国内的karicare是澳洲的奶源,差了很多 第二,进中国加了添加剂适应中国检疫标准 第三 海运,过赤道太热了,再好的奶粉都不行了。 补充上面,物流公司说他们每罐奶粉进关都缴税了,一箱107块。 | 
|      24izon90      2013-08-07 16:02:40 +08:00 信用卡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