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wdwwtzy      2022-10-09 17:42:20 +08:00 据我所知很难,如果有方法我也想知道 | 
|  |      2bravecarrot      2022-10-09 17:45:16 +08:00 主要看知识库的定位吧。 如果是企业专用知识库, 可以强制员工在这里面写一切文档。包括需求 mrd ,技术方案, 项目测试结论等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是,知识库本身要好用。 | 
|      3mrxiehuang OP @bravecarrot 希望做一些知识沉淀,还有就是一些基础的业务说明等。 不希望通过行政指令强制执行,希望通过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持续分享。 | 
|  |      4googlefans      2022-10-09 18:03:44 +08:00 先需要一个能持续专业输出有价值内容的员工沉淀知识,让其他员工看知识库产生依赖性,最后参与进来 | 
|  |      5danbai PRO 匿名技术帖,获得点赞可以解锁某个人身份。 获得的点赞提现或者奖品、固定期限内限制点赞次数。 | 
|      6mrxiehuang OP @googlefans 感谢回复,会这样去做,只是觉得这样不足以促进持续输出。计划想用一些激励机制来促进积极性和稳定性。 | 
|      7mrxiehuang OP @danbai 感谢回复,计划不会去单独开发一套独立的知识库系统,应该是参考采用现在市面上的系统私有化部署,所以不会有太多的功能。我也在想这样的话假设引入一些如积分制、优先贡献奖等如何去做评判。 | 
|  |      8anzu      2022-10-09 18:30:20 +08:00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称之为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全过程中都需要更新组织过程资产,这是标准流程的一部分。 比如修复线上产品 Bug 后,编码、测试和运维需要输出问题原因、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作为组织过程资产。 所以你不需要借助任何激励机制,只要声称这是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即可,很合理。 | 
|  |      9adoal      2022-10-09 20:30:45 +08:00 没办法。只要人的数量多起来,人性就是纺锤形分布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奉献,只会友好地索取,索取的人里一部分会点赞鼓励,一部分默不作声。只有少部分人会贡献,还有一部少分白嫖了以后指手画脚。 | 
|  |      10arch9999      2022-10-09 21:00:05 +08:00 以为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最后都变成公司的了,资本主义确实狡诈。 | 
|  |      11feather12315      2022-10-09 21:21:54 +08:00 via Android 能自己带出去 + 给钱 | 
|      12mrxiehuang OP @feather12315 “给钱”实际上包含在激励制度中,目前的问题就是要怎么样“给钱”。使用第三方系统可能无法统计类似阅读量、以及类似点赞功能,即使有这些功能也不想只基于这些数据给。 如果仅靠用户和发表的内容,应该如何“给钱”呢? | 
|  |      13lambdaq      2022-10-09 22:24:05 +08:00 这块已经被讨论烂了。一个 rule of the thumb 是一个项目之后要求大家都来总结经验,如果一则经验没有 2 个人以上同时写出来,则说明不具有通用性,没记录价值。 | 
|  |      14eason1874      2022-10-09 22:41:16 +08:00 把经验总结分享也列为工作内容呗,每周允许使用半天工作时间来写文章 你要是不愿意让员工带薪写文章,那你就是想白嫖,说个锤子 | 
|      15lidlesseye11      2022-10-10 01:08:36 +08:00  2 🐶裁掉一半团队换成外包 每个高级员工负责 2 ~ 3 个外包。 外包人员每半年~一年换一遍。 这样导致老员工经常需要带新人上手,自然有动力写知识库了。 至于激励,外包资历越浅(单价越低),就越需要知识库来开展工作。 即要达到同等的工作产出,知识库越完备,需要花在外包上的成本越少。 省下来的差价就是绩效(激励) | 
|      16datocp      2022-10-10 06:39:57 +08:00 via Android 在制造业,作业指导书是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编写的。但是又有个问题,此人并不在现场工作,写的东西常常没有细节内容。按我理解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有写跟没写一个样,产品经常做坏,谁在乎。 我也将自己的工作写了一部分,结果有些偏技术的内容别人也是看不懂。由于没有监督过程,现在也是停止不动,比如如何使用钉钉打卡。。。 记得 6 年前来公司,人家说的知识都在那个人的脑袋里,一家 10 多年的公司如果不能将知识进行沉淀用于新人培训,很多知识确实会丢失。 我觉得还是得花钱估价,其实我们有项叫提案改善,从之前的 30 块变为 10 块,但如果真的有促进生产,让成本节省,最高的时候似乎也发了 3 千多块。钱就是最原始的欲望,除非太少人家看不上,那很简单专门招一个写文档的人吧,但这样的人往往对业务要熟悉,不然也写不出什么,对于公司的 erp 我也无能为力。。。有些问题反反复复出现,就是缺乏教程解释为什么。 | 
|      17RightHand      2022-10-10 07:15:42 +08:00 via Android 得加钱!!!我只能说我目前见到过的问题。首先无偿,或者写入制度的结果都是刷水。这里有个悖论:愿意分享的都是经验较少需要这些知识的,而懂得这些知识的大都是老油条(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码字个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