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erL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ArcherL

ArcherL

V2EX 第 687577 号会员,加入于 2024-04-29 22:39:35 +08:00
ArcherL 最近回复了
4 天前
回复了 Yserver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上海移动互联网专线安装记录
羡慕……上海移动 PTN 怎么这么便宜还能免调测费,广东三家互联网专线死都不太肯降价而且大几百调测费不免(电信调测费上千)= =

话说如果只是挂一下上行移动 PON 政企宽带带宽还大点( 300 下/100 上),也有固定 IP ,有总量限制但比普通商宽高不少,银牌 SLA 带保护,PTN 专线还是略贵了点
@2397613259qqq
电信 C-I 段不敢妄加揣测,但国内网络我根据 Trace 信息看 MPLS 最多到国干 C 端终结,C-I 段需要看 IDC 购买的专线类型,全程 CN2 的线路 MPLS 应该直接到 X 端终结,部分走 CTGlobal 的线路和移动情况类似。

MPLS-TE 的特性电信部署标准有说 QoS 标签类型算商密并且是企业私有标准,在 PE 终结并剥离,对 CE 不可见,方便对不同的客户分级收钱,更愿意付钱的大客户每 Mbps 更贵但抖动更稳定丢包更少噢(笑),个人猜测巨硬 Azure 可能不会像 Aliyun Global/AWS 买的 QoS 等级高……但这个也要看具体的 VPS 产品以及所在机房,加钱可及是基本商业逻辑,离大陆延迟越高的地区单价越低,北美机房产品就比 HK 机房便宜而且更稳定

移动的话大胆揣测一下:由于国际与国内骨干跨 AS 并且分属不同的子公司经营所以 MPLS 域在各自的接入设备终结

联通和电信拓扑差不多,可能是百京国企总部太多而且都有海外业务所以 C-I 段带宽比较充足,它家的家宽和专线路由基本差不多而且 QoS 较宽松(但不是不存在,晚高峰家宽 C-I Loss 2-8%波动,比移动电信表现都好些,但 Jitter 5-30ms 这点比移动差,专线按合同标明线路质量),不像电信 C-I 段有段时间超售太多,基本所有家宽都要被丢到 TATA/Cogent 的牙签互联上绕半个地球竞技
@2397613259qqq
据我了解电信骨干接入层与城域核心层是融合的,SR/BRAS 一般在中小城市的核心层,MPLS 域应该延伸到 IDC 的 PE (物理部署在 SR 上),大城市在汇聚层并且 MPLS 域下沉到 SR 。移动的拓扑不太了解,平时专线业务和他们没有往来= =

为什么这样做个人认为是由于城域网带宽一般比较充足,不需要做 QoS ,MPLS 域 PE 设备做好标记就行简化城域网部署。

另外协议这点我可能没说明白,其实 BGP 其实需要 IGP 做底层配合的,移动省网网内的 IGP 是 OSPF 这点很确定(国干可能和电信一致但 2014 年和移动有往来时移动国干巨烂,后面如何演变的就不太清楚了),电信/联通的 IGP 是 IS-IS ,网间肯定是 eBGP 方便做 MPLS
感觉楼主的结论有点局限性,ChinaNet/CNCnet 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最早一批使用 MPLS-TE 的公共网络,这种传输技术对 IP 层透明,从 IP QoS 标签是看不出任何分类标记的,这种经营多年的网络不可能没有 QoS 。

移动家宽/商宽倒是一开始就是城域/省网/国干并且使用 OSPF 协议,和移网物理分离,近些年才在国干启用 SRv6 ( NPU 近些年非常非常成熟了,硬件转发不再使用 MPLS 提升效率)并且移网和固网流量混跑分级,国际使用 CMI ,国际精品网单独分离出 CMIN2 ,这时网络拓扑才和国际 Tier 1 运营商类似
29 天前
回复了 felixyale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大家家里网络怎么架构的啊
@frankilla 个人用的无线硬路由刷 OpenWRT ,关闭无线功能当纯有线用,现在 SOHO 路由器市场无线为主,芯片方案更成熟发热也低,纯有线路由档次比无线的低
31 天前
回复了 felixyale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大家家里网络怎么架构的啊
我这里就是最经典的三层架构:3x 无线 AP——>核心交换机——>主路由——>光猫,易维护易扩展易做各种策略,经典架构历经检验还是有其实用价值的
41 天前
回复了 crc8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非以太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到楼主说的有线以太网,现在随着光纤普及有线以太网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基站前传 eCPRI 接口是以太网上跑了个 CPRI 协议(注 1 )、各类计算机网络接口都是以太网口(注 2 )、运营商提供的各类专线客户接口绝大多数都是以太网口、城域网接入/汇聚接口基本都是以太网、非高性能 IDC 内部互联基本采用以太网(注 3 )、汽车等工业控制网络除了 CAN 总线就是工业以太网,除了特定领域外以太网无处不在,基本找不到不用以太网的有线网络了

说个题外话:数据通信抛开各类接口等等解决方案,本质上是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的信息交互,不论使用什么接口最终目标都是把数据准确快速地传输到对方,各类解决方案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工程方面就是考虑成本,这也是以太网能沿用至今的源泉,以后深远太空通信、中微子通信等不再采用可以广播的以太网作二层也是有可能的

一点行业进展:虽然以太网无处不在,但特定客户需要保证带宽与延迟的通信,尽力服务的以太网不能满足要求,移动等运营商开发出了 FlexEthernet (注 4 ),引入 TDM 的思想对管道硬切片保证服务质量,历史在这里再次押韵

注 1:CPRI 在这里是三层协议,与 IP 协议同等但是不支持路由,其实 CPRI 在 4G 基站里是一个涵盖一二三层的协议但 5G 带宽要求太高只能跑在以太网上方便扩展
注 2:这里 RJ45≠以太网,看看交换机上的 Console 口就知道,本质上是 RJ45 连接器跑了个 RS232 串口,二层协议一般是 XModem ;更古老的 ISDN 也是 RJ45 连接器但是二层跑的是 ATM
注 3:数据中心存储网络( SAN )以前是 FC ,现在都在用 FCoE 降本,带宽、延迟等体验基本无下降; IP 通信完全就是以太网统治
注 4:移动把这个技术叫做 Slicing Ethernet (切片以太网)并用在 5G 城域承载网 SPN 上,不仅承载基站也承载大客户专线与部分家庭/商务宽带业务
41 天前
回复了 crc8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非以太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上面的回复写急了,这里继续:
CSMA/CD 协议主要用于集线器等总线式共享介质的时代,当年网络要求不高,以太网还是 10M 速率,使用粗同轴电缆,像模拟有线电视在干线上搭一路线就能看电视一样,在干线上搭一路线就能上网的接口就是以太网,相较于同时代的 FDDI ( 100M ,当年率先使用光纤,只有大企业才用得起)、IBM 令牌环协议等优势就是协议简明成本低廉

后来 3Com 发明了以太网交换机,并且以太网拓展到可以使用广泛存在而且廉价的电话双绞线且速率达到 100M ( FastEthernet ,快速以太网),上面的专用协议昂贵而且不开放的缺点很快暴露,以太网就这样成为了计算机数据通信接口的事实标准

当年运营商还是以语音业务(电话)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据通信开始成为重要增长点,经过上面三代技术标准的混战(主要是 TDM 阵营的 ATM/GSM/WCDMA 体系与 IEEE 阵营的以太网/WiFi )以太网还是凭着廉价介质(单模光纤,这玩意现在东大产能已经把它打到白菜价)与简明开放易拓展的协议成为事实标准

上面说了很多,基本是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演化路径差不多,都是窄带 TDM——>宽带以太网的路径,包括授权频段的 GSM/WCDMA/WiMax 与免授权的 WiFi/蓝牙,这里 WiMax 算 IEEE 带着 Intel 向运营商市场发起的冲击,结果被以东大为首的 TD-LTE 阵营打得找不着北
41 天前
回复了 crc8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非以太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实非 IEEE 协议族的网络很多,而且大众几乎都用过,只是不太知名。按网络技术出现顺序说:
第一代:V.92 MODEM (之前的 33.6Kbps 之类的第一次出现都在 80 年代末了太古老就不单独分类),二层协议是纯 PPP ; HDLC ,二层协议就是接口自己的名字,没有像后两代二层协议与一层物理层解耦

第二代:ADSL 上面跑的二层协议是 ATM ,ATM 大行其道的时代运营商还提供过 DDN 专线,跑帧中继 FR 协议,这类属于 NBMA 网络( CCNP 高级路由里面 OSPF 章节讲过,忘了就好好复习一下),光传输中的 SDH 提供这类严格 TDM 内核的用户接口

第三代:OAM 以太网、IB 、光传输中的 OTN 、G/EPON ,这类是支持广播的、交换式的协议( CSMA/CD 这个主要用于集线器时代,交换式)
108 天前
回复了 lnbiuc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AV1 编码看 b 站 4K 视频,时不时卡顿
B 站 CDN 资源从开站以来就时不时卡顿一下,限速 50kB/s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 AVC/HEVC 一般码率缓解

实测一般码率播放全程分配到正规 CDN 机房的概率比较大;高码率一开始走正规 CDN ,播放中分配到 mcdn 概率不是一般的高,屏蔽 mcdn 后如果晚高峰正规 CDN 负载太高就对高码率源限速 50k ,正规 CDN 太贵理解一下叔叔.jpg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65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6ms · UTC 14:19 · PVG 22:19 · LAX 06:19 · JFK 09:1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