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iwege  ›  全部回复第 20 页 / 共 36 页
回复总数  707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36  
2012-04-26 20:06:39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takato 我是PVP的观众,哈哈,一直在混剧情抓技能.....
2012-04-26 20:02:39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说音乐的话....《激战》又是一个好例子...
绝对的金牌电子游戏作曲家Jeremy Soule, 激战三部曲都是他作曲的。只能说在游戏里面绝对的享受....

不知道的人只要简单的看看他配乐的游戏就应该心里有数了:《上古卷轴:天际、淹没、晨风》,《无冬之夜2》,《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冰风谷》,《哈利波特系列》,《英雄连》,《地牢围攻》...
2012-04-26 18:31:02 +08:00
回复了 FrozenDoggy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找个技术合伙人组队
@Livid 在一个项目里面朋友给一个传统企业看了一下trello,现在正在基于这个概念做他们的一个简单的反馈系统。

trello模式感觉不太适合国内那种复杂权限的中大型企业。对团队素质要求好像也非常高。
2012-04-26 15:55:08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vven PVP角色,出来就是满级...
2012-04-26 15:05:33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takato
好像还有几个特点:

* 等级上限是20,升级曲线平滑,基本上三天满级。
* 有PVE和PVP角色的区分,PVP 我记得出来是直接满级20的。
* 技能点可以在休息处随意更换,随意重置。
* 可与雇佣佣兵,计算机会帮你控制他们,当然你也可以控制,不过针对亡灵的死亡新星这种要求及时补技能的,最好交给计算机控制。佣兵的技能和你的技能是一样的。
* 主职和副职设定。副职业可以随意更换,不需要任何金币啥的。
* 角色之间的技能好像是在佣兵上是共享的。
* 防御性装备的属性,同等级的都是一样的,只剩下主武,符文和颜色的差异。
* PVE是有过场电影的,看得很爽。当时好像就只有GW在网游里面大量使用了过场电影和语音对白。
* 技能组合可以生成一串字符,用户可以共享该字串来快速导入技能组合。
* 客户端是按需下载的,类似玩CS下载新地图一样。初期可以先下载必须场景和文件,让你更快的进入游戏,然后每到一个新的场景,会下载该场景相关的文件。也可以在不玩的时候让它更新。所以只需要很小很小的客户端就可以很快的进入游戏,喜欢的话再让它空闲的时候全部下完。
* 箱子是全帐号共享的。虽然很小。
* 每个区域都是副本,类似CS创建小房间一样,休息点就差不多是聊天室了。
* 技能太多了,大部分的技能是需要技能捕捉纹章去找boss啊小兵打死之后捕捉的,有精英技能和普通技能的区别。
* 没有补给品。设定是当你不战斗的时候快速补血,各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补血方法。如果是PVE的话,只要战斗后5秒差不多就全满了。
* 因为没有补给品,血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最关键的就是技能组合实际上是技能的发动时间,冻结时间,回魔速度和回血速度的合理搭配。如果你都搭配最强的技能,那就不能保证回魔和战斗的持续性。
2012-04-26 12:56:45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jyoe 当年在EVE里面一个人跑商,最后没时间玩了,也可以自己挖挖矿打打海盗,时不时跑到低安去玩玩。看看大船。自由度非常高,有各种活法。
楼主,放1:1设计稿吧?实在做ios困难,直接做成webApp也很简单的说。
2012-04-26 10:15:23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jyoe 不喜欢wow,操作和庞大的技能树个人觉得是EVE的优点也是缺点,还带有非常强的社会性,不是那种限定死的阵营对立,而是实打实的坑蒙拐骗...
2012-04-26 10:03:58 +08:00
回复了 jyo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什么才算是好的游戏
EVE , 我个人心目中排行第二的游戏。如果你没完过,推荐玩玩。
2012-04-26 09:35:57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GordianZ 已经下载好了,hoho登陆测试说明只等开放了~
2012-04-26 02:26:43 +08:00
回复了 cngithub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如何避免思维进入死胡同
@cngithub

多学科的冲突并不是在分析上:
1.我学的是TOC制约法,分析起来其实类似因果链的做法。
2.解释的简单当然是易懂,不过我倾向于对其思维角度的不同加以诠释。
3.我一般采用的是反证来做解决。
4.数学工具的应用感觉是建立在靠谱的数据以及提问角度上面,很少使用。

但是实际当中关键还是第二个的取舍上,其实更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善恶本身的判断上面。这个是经常令我两难的地方,因为我本身善恶观念不是非常强,而且常常发现实际上各种情况均有合理的理由和解释,所谓的公正,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诠释的。

另外和你一样,我也花了长时间去实践人本身的多样性发展可能性,但是感觉这个问题更加感觉是一个围城:当在初中的时候,你希望是分科,原因是你可以避免去学习历史和地理,而将时间专心的在喜欢的数学科目上,而上了大学,对数学没啥感觉,从艺术入门转到了社会学科才发现是不可或缺的,最终实践了下,但是最终的结论倒是很简单而且显而易见:人的全学科发展的限制在于人的时间。各个学科的思维方式并不一样,所以想要做到该领域的专家,就必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练习在该领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上面,如果想要获得其他的思维角度及思维方式,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弥补,而这恰恰也是合作本身的意义。绕了个非常大的圈子得到一个常识..

当然当时因为尚未看过《怎样解题》,只是借鉴了教育心理学里面的几个理论实践了一下,其中对行为主义的理解倒是让自己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另外学习迁移的理解对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转变好像非常有效。对于填鸭式教学有了不同的看法,强迫自己看了之前很不喜欢看的政治之后,发现这也是一门不得了的学科,可以从管理以及经济学方面迁移过来,于是学习本身就是在理解角度,问题,及学科差异了。

不过我觉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却可以找到一条不同角度的专一,就像《怎样解题》里面所写的一样,问题本身再复杂,其解决本身都是可以嵌套在这个框架里面。如果将学科知识本身抽象出来,就形成一个简单的套路:规律和规则。个人感觉简单的社会学学科的利用上面好像不需要太高深的抽象逻辑,而是现实当中都可以分析出来的。从当时到现在都在走同样的路子:找规律/规则,熟悉实践,重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点,不过当时是做UI的,感觉上还偏离本质很远,做到程序之后脱离掉空洞的词汇,反而更加贴近本质规律上面。在我看来,这个好像也是一个类似一个专一的存在?但是又感觉与领域扯不上任何关系....
2012-04-26 01:34:05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GordianZ 搞定,非常感谢,最近server还没定下来~~很有意思~哈哈
2012-04-26 01:13:28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GordianZ 搞定~
2012-04-26 00:59:00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GordianZ 等...我先搞定paypal帐号先,多少米?
2012-04-26 00:49:53 +08:00
回复了 cngithub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如何避免思维进入死胡同
@caomu 日系对此的批判很多,反映在电视剧上的就有《圈套》,小说上的有京极堂系列,而如果读过京极堂系列的话,对这种玩意实际上可以当作是史学考证就好了。个人觉得宗教本身是科学在形式上的一种互补,而神秘学或者玄学,只是在科学尚无法解释的情况下的一种解释而已。但是如果要衍生成为新的灵修之类的东西,却是太过了。

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个人认为走了两个极端,中庸一点就好了,其实感觉就是: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唯物的感觉是从物的角度去思考人的行为或其本身存在是否会影响物质的存在。而唯心主义则是从自身出发,但凡我感觉不到的东西,于我是没有任何交集的,那么其存在的含义与价值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那么其是否存在,对我而言就是否能感知。这两者出发的角度不一样,诠释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一样,早先各种主义都存在有一定的漏洞,但是都不应该被批评,思考的局限性而已。而且主义什么的都存在被人利用的情况,所谓的性善性恶也不过是讨好君主以及发展自身学说的工具。我认为这两种理解都存在,只是你怎么看待而已,所以无需强行站队支持。
2012-04-26 00:26:28 +08:00
回复了 cngithub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如何避免思维进入死胡同
再次拜读好贴。今天也一直再思考这个问题。


看过书单,某些书没看过,
我个人的阅读顺序是先《批判性思维》[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79199/] 。老师推荐过《怎样解题》的时候并没有太注意,毕竟是再数学院里面,每天都解题非常枯燥。

大三大四的时候入门经济,社会,心理,三门学科。

社会学入门给我的感觉是先抛开常识,经济学则是读完了《国富论》和两本经济学原理。《国富论》是当仁不让的集大成的作品,各种分析都比较透彻,看起来又不是非常枯燥,对经济方面的相互作用也解释的比较清楚 。心理学只是简单的看外了社会心理学部分,但是记得人在说的时候内心未必是这样想的。

还杂七杂八的看了一些管理学和组织学的玩意,最终是看完了图书馆学和TOC管理小说系列,才明白了数学真正的含义。

最后再看《怎样解题》感悟颇深,将所有学科的解决问题的抽象化思路全部浓缩在薄薄的一本书和以及四个步骤里面。在第一步的时候,如果凭借批判性思维来将问题定性为不同学科的问题,再以不同学科的角度,使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那么看待一个问题会更加全面一点。因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可能各不一样,尤其是在社会学科里面。可以算是将我所有的东西全部嵌套起来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分析工具。

从经历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针对各个学科做入门学习,但是都并不深入,这种思维学习对我来说是觉得非常必要的,想问问楼主,在你看来,这种多学科的入门是否真的有必要?而且有时候分析出来的结果会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而且我很迷惑,例如你用这套方法分析出来的东西和对方的完全不一致,当你和对方说起的时候,总会有一定的反感。尤其是在微薄崛起之后,最简单的一句话往往带来极大的反感,但是如果你要解释起来,长篇大论,最终并不会有人看完,而只是自己做了一个思维分析罢了。这种情况的反馈和和交流实际上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大部分的时候,长篇大论和长时间的思考,最终会导致对方的厌烦,就会变成“我懒得和说”的情况,那么岂不是只能按照《劝学》里面所说的一样: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 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简短的表达,思考的时间也在慢慢碎片化,岂不是要形成类似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锻炼和碰撞就越来越难了么?
2012-04-25 22:25:24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GordianZ 可tiwtter我私信,也是这个名字。follow你了。
2012-04-25 22:24:10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GordianZ 无法pp转账。我这边都尝试过了。公司各种代理直连都不行。官网全挂。
2012-04-25 22:01:11 +08:00
回复了 GordianZ 创建的主题 Guild Wars 2 You’re Invited to the Guild Wars 2 Beta Event April 27-29
各种测试均不能购买,只能求助楼主了....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36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69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4ms · UTC 13:58 · PVG 21:58 · LAX 06:58 · JFK 09:5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