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lin  ›  全部回复第 36 页 / 共 73 页
回复总数  1447
1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73  
2013-12-06 14:31:40 +08:00
回复了 Livid 创建的主题 Wii U 昨天入了一台 Wii U
@leondel 我记忆中得任天堂也是一家硬件公司。
方案:
1. 招呼前台妹纸来V2EX。
2. 大家顶起来。
2013-11-25 21:23:24 +08:00
回复了 lin 创建的主题 旅行 有9月3日前往泸沽湖的基友吗?
ps. 后来我成了500px的付费用户。
2013-11-25 21:22:54 +08:00
回复了 lin 创建的主题 旅行 有9月3日前往泸沽湖的基友吗?
@hector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玩500px那阵flickr的速度不太给力。
其实我也有flickr,算是比较早用flickr,那时候得到很多宝贵的交流。我还是怀念以前……

http://www.flickr.com/photos/quasimo

最近泸沽湖的几张黑白照已经冲扫出来了,有空我会放上去。
2013-11-25 21:18:54 +08:00
回复了 lin 创建的主题 macOS 记得曾经有一个各型号Mac机硬件参数软件
Thank you.
@alexrezit
2013-11-03 11:31:54 +08:00
回复了 lin 创建的主题 macOS Mac上有什么抠图神器吗?
@Ryannnnnnn
@Superoutman
@hengxin196

谢谢,但是我单指抠图这一功能。
2013-10-29 20:43:19 +08:00
回复了 lin 创建的主题 macOS Mac上有什么抠图神器吗?
@rail4you
@RoshanWu

谢谢!
2013-10-29 00:54:24 +08:00
回复了 witmin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PICO基于PHP和Markdown的CMS,无需数据库
官网是一个github page。
2013-10-23 09:16:46 +08:00
回复了 lin 创建的主题 macOS 07年版的MacBook(小白)能装Mavericks么?
@hinot 什么意思?
@puttin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对相机使用方式的习惯以及某些人对硬件和画质之间关系的观念决定的。
这好比胶卷时代,便携机、旁轴、单反,都有人用。
2013-10-19 10:46:59 +08:00
回复了 lzt163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求各位帮我比较下两只电脑改选那只
使用环境是什么?在家或者在能插电的地方,就没有必要太计较续航。
2013-10-19 10:44:32 +08:00
回复了 atshow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求一个在线批改作业程序。
要看面向什么人使用。
@zlwens 50/1.8 我觉得足够好了。尼康系,自大二时买了50/1.8手动标镜后,中长焦80-210以及标配35-70还有一只广角28都基本上没有再用过。诚然,不能装什么B。

@Ansonyi 说得太好了。深情比深景更有意义。金句!
我说说吧,首先第一点,不要太拿单反说事儿,我想人们买单反和买普通相机的目的是一致的:拍照。
而po到相册接受赞或批评不是拍照的根本目的。
所以单反和“图虫”(图虫很厉害?我拍照十年,仅仅不小心听说过。)之类的网站没有必然联系。
至于有人花比一般数码相机更多的钱买数码单反,一般的心理主要是为了拍出更精致的照片,要不要发到网上分享那是后话。

而且有一个现实是,放网上成本其实相比起自己存电脑来说比较大,要么是时间成本,要么好用的相册收费。

何况有很多非专业摄影类的个人相册基础服务稀释了图虫一类的摄影社区的用户。

我相信更多的人,拍照只是为了可以和亲人朋友面对面地分享,对网络无感。

我从大学到现在堆积了好多照片在胶卷里,也扫描了一些到硬盘里,但是不轻易上传,原因有几点:
1. 如果是面向更多的(陌生)人,我只想上传那些我认为值得分享的。
2. 更何况从一开始到现在,各种相册都有它的限制,可能是上传数量,可能是文件大小(我记得当年上传一张不能小于200K)。这导致了上传前有筛选和压缩图片的工作要做,麻烦。
3. 拍的自己的家人不想给陌生人看到。
4. 最早的分享是晒出来给朋友看,后来是叫到电脑前,再后来用iPod Touch这样的东西。

即便如此,其实我也算是比较开放的了。04年1月份开POCO相册,05年开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quasimo ),后来也陆续尝试过各种摄影社区服务(在这里悼念一下 @Livid 的footbig,真爱)。

后来我用500px,每个星期只能上20张,一卷胶卷至少能拍36张,这导致我不能连续地发布一卷胶卷(其实数码你可以理解成一张SD卡),于是也没太大必要了。当然这里是500px的策略,免费的情况下只能精选地发,要想舒服只能付费。

可是,发图换取赞或者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作品得到关注或者和其他影友产生交流。可是偏偏对于更多地人来说,遇冷是正常的。就好比,你开个微博,没有什么粉丝,你说话从来没有回应,渐渐地,你发现,它对你没有价值。

其实分享是很好的事情,最近我因为购买了500px的付费账号,我翻老硬盘找了很多旧照片,才发现有些当年被师兄们认为是废片的照片,也能使自己感动,或者引起一些想法。于是又很想分享给人,得到交流。

我的500px:
http://500px.com/linz

其实我已经好几年没怎么拍照了,直到最近才重拾那份热情。我现在只有一台Nikon FM10胶卷单反和一台GRD。

最后要说痛点,我觉得是,你开了账号,却很难要求其他不摄影的朋友也开账号,于是你没有了最核心的分享对象,你也没能用最直接高效的方式把你的新作推送给他们。

而这个痛点,微信能解决,但是微信能分享的可能更多是手机照片。
1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7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31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7ms · UTC 10:34 · PVG 18:34 · LAX 03:34 · JFK 06:3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