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zjuster  ›  全部回复第 41 页 / 共 290 页
回复总数  5783
1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290  
1. 居民小区、办公写字楼等地点,锂电池是不允许进电梯的,所以到家里充电是不可行的。(也不建议,锂电池的火灾风险,也是社区街道管理的一个重点)。一般都会给配刷卡/扫码充电的地方,1 块钱 6 小时左右,国标车可充满。

2. 国标车注册都是一个样子,配件不多,核心还是要戴头盔。
- 普遍会给你装上后视镜(不同品牌的后视镜体验差很多。我买的小牛,看后面非常清楚。之前的一台是杂牌,后视镜就是个摆设,根本看不到后面。
- 转向灯,特别是后转向,需要看车型。这点我有体验,因为我买的小牛唯一一款没有后转向灯的车( M1Qs )。有转向灯确实感觉会好一点,但体验下来其实差不多,非机动车路上看你指示的人太少了,很多人根本不管别人,“路是他家的。”
- 车灯都是有自动程序控制的,设计好的等,刚好可以照到不刺对面行人眼睛的程度。手动操作不需要。
- 定速巡航没有任何意义,城市里面红绿灯太多了,起不到作用。
- 不破速度,严格国标的 25kg 上限是很安全的,,即使我进行了破解,在日常骑行里看形式记录,城市道路的平均速度一般是 18-20 。
- 我个人建议可以升级轮胎,稍微好一些的轮胎防扎防滑,雨天会更安全,刹车控制更稳定。

3. 这个没问题,现在电瓶车高容量电池一般是 100 公里续航,低配 60 公里也足够你用了。

4. 新国标车是不能带成年人的,实际上国标要求只能配置单人座。
后续可以加带小孩的座椅(前或者后)。带小孩的时候,小孩也需要佩戴头盔。
国标那单薄的轮胎,两个成年人真的很难刹车

5. 鸡肋功能。我电动车 3 年,只用过 2 次这样的(忘了拿钥匙,又懒得上去,刚好也不会开后备箱的时候)

6. 速度破解交警识别不了,但听说杭州有部分路口有专门设备和人员查验电池是否超标(能上牌的就不会超)。我没遇到过。
速度破解真的没必要,日常骑行那个速度就够了。

7. 电驴就是个日常代步工具,在国标要求清楚的情况下,测试的成本和收益还是有点差距的。直接去门店,看喜欢的车子,骑一下试试就行了。小牛、雅迪、台铃都是不错的,看你自己。
小牛现在也有平价款车型,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 U 系列,车架牛(玩改装的基本都是只留它的车架,其他全换掉了)。只要是能上牌的国标电动车,预算以内,选个眼睛喜欢的,屁股舒服的就行。


-----
我骑的小牛,改了摩托车胎。
我去的那家小牛旗舰店服务很好(城西银泰旁边那家店,在丰潭路和萍水路路口),每个月免费洗一次车,然后有点小问题,任一一家小牛店,保内换配件不收费,保外只收成本费(淘宝看了下,差不多是物料+30 手工费)。我上个月后轮毂慢跑气,师傅给我拆下来发现漆损,重新喷漆安装,弄了半小时,也没收钱。
各国现在都有类似“本国用户数据需要存储在本国境内”的合规要求

当用户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要考虑这点了。

我之前的跨境公司是聘请了德勤顾问和审计的,所以刚刚搜到德勤的一个白皮书,可以参考一下。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risk/deloitte-cn-risk-data-cross-border-white-paper-211202.pdf
292 天前
回复了 NGUP915 创建的主题 English 自制力不够,如何学习英语?
要给自己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想要“在 B 站上英语视频课,在三个月后通过 CET6 的考试。”

SMART 原则目标:
具体:在 B 站上英语课/ Duolinguo App / 英语私教
可衡量:通过 CET 6 考试 / 和外国人语音对话/ 和外国人打字聊天/ 可以打英文游戏/ 可以无障碍阅读英文文档
可达成:三个月时间比较足 (剔除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一周通过 TEM8 级考试)
相关性:学习应约通过 CET 考试,具有相关性
时间约束:三个月,有 deadline

剩下的就是执行阶段,比如 100 天的时间,每天可以拿出多少时间,然后用哪种英语学习课程或者 App
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要出去玩十天,这种放假方式可能更好一些...

这次假期法定是 29 号开始(中秋节)到 6 号,假期后连续上班 2+5 天。

你们的假日安排里,28 是额外多给的一天假(调整到了 4 号),然后 7 、8 按照法定本来调休上班的,给挪到 5 、6 上班。
换言之,你们公司是 28 号 -3 号,连续放假 6 天,然后不调休,不用连续上七天。
如果公司有背景调查,是会被红灯的,过不了。
可以试一下 Kindle ,就是 Amazon 出的那个,有 App 版的
293 天前
回复了 really28 创建的主题 硬件 开学季,大伙儿给推荐个笔记本电脑呗
@really28 联想的品牌存在低温锡的负面新闻,谨慎入手。详情可以搜一下维修厮 +小新 。联想下属的品牌还是谨慎考虑。

XPS ( Dell )、Matebook 和荣耀(华为)都可以考虑一下,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尽量的选择大内存和大容量的 SSD
风扇不分

现在确实不太好入手,一个是因为快到双十一了(双十一价格要求 N 长时间内的最低价格,所以现在都在提高价格,给双十一的价格做准备),一个是因为开学季需求也旺盛一点。
293 天前
回复了 Emilyan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裁员补偿的月薪是怎么算的
算法很多,取决于公司的良心。
N 有这些算法:
1. 你自己的月平均收入,即( 12 个月的工资+年终奖+各类奖金收入)/12 ,(个税 app 里提现的申报收入,以自然年计算)
2. 合同约定的月工资税前收入,纯税前,不算年终奖和奖金
3. 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有“基础+绩效”,这其中的基础公司部分
4. 法定的上限,即“最新已公布的本地区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

这其中:
1 是良心的公司补偿,好合好散
2 是较常见的一种做法,看差距部分,可以仲裁和起诉 (如果个税 app 不提现,则比较难举证)
3 不合法,可以准备仲裁和起诉
4 也是比较常见的,针对个人收入比较高的互联网公司经常遇到此上限。在 1 类的补偿中,很多公司会咬死这个上限。这个上限争议很大:
4-1 当地不公布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点名 996 之都杭州。杭州 19 年之后就不更新了,现在的上限是 20500 左右(杭州每年更新的是私营和非私营,而非全职工,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二线城市,北京我印象里已经突破了
3 万,未验证)。在杭州,你起诉到法院,最后也只会支持这个上限... 备注:这是劳动法的一个漏洞,因为统计局从 20 年在全国范围不公布这个数据了。
4-2 公司以其他各种名义自行设定的上限,均不合法。

补充:
- 补偿金在个人所得税 app 里是其他免税收入,在一定数额范围(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 3 倍)内不用缴纳个税(需要公司那边以补偿金的条目申报,否则会扣税,需要公司 HR 变更)
- 补偿金最高不超过 12 个月(存在特殊情况,但要找律师帮你梳理)
具体技术细节不明确,但听上去是一个门槛不高,华强北就能搞定的技术,需要大厂做吗...

重点是,大厂做不会变成广告屏吧, /dog
买眼睛到丹阳,这个口号应该很多年了吧。

便宜非常多的,除非是眼睛有特殊的适配需求,但也应该比品牌店便宜。
淘宝/JD 标注是丹阳店铺的,有精确的验光结果的,理论上都能给配出来。
个人习惯问题?
如果是有字节全家桶,用飞书文档更方便的。
295 天前
回复了 zhoudaiyu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点纠结要不要自己买显示器放到公司用
公司不配就买,眼睛是自己的。工作效率高一点,多一点摸鱼的时间。

好的显示器可以用很久,可以买最好的。记得留一下发票(有些奇葩公司如果你把显示器搬回家还得说明下是自己的,或者要开出门单)。
295 天前
回复了 iamyourking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园区厕所每时每刻有人抽烟。
12320 举报室内公共场所抽烟
这个不叫去年的款,叫基本款
基本款一直都会有的,直到面料原料变化造成成本和毛利变化才会被淘汰,或者较大的市场变化(比如突然人人都不穿 T 恤了,都穿无袖)。

不过每年的基础款会因为面料供应、辅料调整或者工艺变化(供应商更换)发生一些变化,所以 SKU 的编号和商店上链接还是会变的。
iOS 15 开始自带白噪音了。

安卓的确实不太清楚,不过可以找音乐 App 里的播放清单吧。

@zhcode 建议用音响,白噪音不吵的(可能邻居听到以为 真的下雨了)。 耳机是不能长时间佩戴的,睡觉不合适。
国外很早就有的,contractor 合同工,也就是咱们新闻里常见背黑锅的临时工....
1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290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43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1ms · UTC 16:58 · PVG 00:58 · LAX 09:58 · JFK 12:5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