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话说了。
|  |      1aheadlead      2015-03-17 08:46:12 +08:00 天哪… 为了这个数字,我想升级换代了(虽然现在这台已经完全够用了) | 
|  |      2lxrmido      2015-03-17 08:50:13 +08:00 卧槽…… | 
|      3goodbest      2015-03-17 08:59:38 +08:00 多大容量的?新的ssd是不是继续还是容量翻倍速度翻倍 | 
|  |      4edwardtoday      2015-03-17 09:08:37 +08:00 这是高配pro的速度。 低配pro跟13寸air类似,读1285 写630。 11寸还是保持读670写320。 | 
|      5alangz      2015-03-17 09:11:30 +08:00 三个版本rmbp都是这个速度? | 
|  |      7br00k      2015-03-17 09:15:20 +08:00 SM951速度就是吊,比Mac Pro的SM941都要强多了。 | 
|      8drackzy      2015-03-17 09:16:54 +08:00 这个应该是三棒512G的速度 11寸是Sandisk的SSD | 
|  |      10Lonely      2015-03-17 10:01:41 +08:00 还好 | 
|  |      11unique      2015-03-17 10:07:07 +08:00 看起来屌炸天的样子。。 | 
|      12hging      2015-03-17 10:10:52 +08:00 14年15寸高配表示不服. 才600 700M的样子. | 
|  |      14plan9      2015-03-17 10:18:00 +08:00 这是13寸还是15寸啊 | 
|  |      16edwardaa      2015-03-17 10:26:05 +08:00 速度再快却没实际意义挺可惜的,尤其是装在笔记本上的,性能瓶颈的突破口掌握在dalao手上。。 | 
|      17SharkIng      2015-03-17 10:58:17 +08:00 这是13寸的那个新更新的? | 
|  |      18randyzhao      2015-03-17 11:08:19 +08:00 128屌丝版 直接咔一半? | 
|  |      19RHFS      2015-03-17 11:48:26 +08:00 via iPhone 128g性能一样吗? | 
|  |      200bit      2015-03-17 11:54:51 +08:00 在苦等15寸,估计要等到wwdc了吧 | 
|  |      21welsonla      2015-03-17 12:41:45 +08:00  1 这速度跪了 | 
|  |      22ffffwh      2015-03-17 12:42:40 +08:00 写入似乎意义不大?外设跟不上。 读取快的话可能程序加载快点, CPU没瓶颈的话。不过日用也是过剩了。 | 
|  |      23oOpaopaoOo      2015-03-17 12:46:30 +08:00 @hging 我也是,三星的盘,就只有六七百 | 
|      24drackzy      2015-03-17 16:15:15 +08:00 13寸128G的写 654 读1215 | 
|  |      25Autonomous      2015-03-17 19:31:05 +08:00 简直是神了,真不知道苹果用了什么黑科技。 我late2013,13寸RMBP,256G SSD的也只有读710M/s,写540M/s,表示都跪到地下室去了 | 
|  |      26club      2015-03-17 19:33:45 +08:00 應該是用純SSD做了RAID的結果 | 
|  |      27sdysj      2015-03-17 19:41:20 +08:00 SSD + PCIE 就是爽。 | 
|  |      28lasse      2015-03-17 19:47:24 +08:00 12年RMBP15 两个都是300M多,足足翻了4倍不止 | 
|  |      29Henrybsbhp      2015-03-17 19:52:09 +08:00 怎么这么快,我 13 Late 15 寸高配 MBP,写也就 700 多。 | 
|      30allan1st      2015-03-17 21:38:24 +08:00 无敌了,2013 顶配 iMac 表示只有600多 | 
|      31xenme      2015-03-17 23:24:01 +08:00 via iPhone 你们都没有感觉到这工具测试的数值一直虚高么 | 
|  |      32nvidiaAMD980X      2015-03-17 23:57:52 +08:00 via Android 厉害!!Apple的设计加上Samsung的硬件,简直是无敌啊!就是不知道2015年的15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什么时候发布~~~~~赶快发布吧! | 
|      34Bitex      2015-03-18 01:24:42 +08:00 via iPhone 走PCIe,自然速度就飞起来了吧。 | 
|  |      36sean419      2015-03-18 06:10:03 +08:00 @Autonomous 不是苹果的黑科技,是三星的。。 | 
|  |      37sean419      2015-03-18 06:11:18 +08:00 @nvidiaAMD980X 估计还得等半年 | 
|  |      38Beginner      2015-03-18 10:14:09 +08:00 上一代是双通道,这次升级到4通道了。 | 
|  |      39sonicwu      2015-03-18 10:18:48 +08:00 @xcv58 昨晚试了试朋友的2015 13' rMBP,256的SSD只能达到写 580 M/s,读 1200 M/s(开启了FileVault) 所以想问下,你得到这个结果时,磁盘开了FileVault吗? | 
|  |      42xcv58 OP @horsley 恩,确实很难抉择。我最终买了 2015 13 顶配,定制 CPU 和 内存。 主要是 15 的内存和硬盘都有差距,要是只有一项更新没准就买 15 了。 | 
|      45ghostsk3      2015-03-28 10:28:47 +08:00 请问题主这个是2015 13寸 512G的macbookpro吗? | 
|  |      48Feiox      2015-05-20 09:40:36 +08:00 @ffffwh pro 系列本来就是作为生产力工具来使用的,普通人更适合 Air 或者 12 寸。对于开发者、视频工作者而言,任何性能都是不过剩的。 @edwardaa 呵呵。任何性能都是过剩的,性能瓶颈在 IQ。 @nvidiaAMD980X @xcv58 15 发布喽,大家买买买 ~ | 
|      50rushcheyo      2016-02-09 12:40:07 +08:00 | 
|  |      52Feiox      2016-02-09 16:48:54 +08:00 @rushcheyo 呃,你跑一跑 JB 家的 IDE 你就知道开发者的需求了。 记得原来一个跑在 2012 款 air 上才 4w 行的 python 项目,那酸爽。更不用说 OC java 跑编译时。。。 冒昧的问一句,你是开发者吗,从事那个方向? | 
|      53rushcheyo      2016-02-09 17:01:06 +08:00 @Feiox 我又不是没有 JetBrains 的 IDE ……然而 2012 年的 MBA 并不是很好,性能也有所欠缺。像 CLion 这种,算重型 IDE 了吧? 2014 款 MBA 也能跑的很流畅。 另外, JetBrains 家的 IDE 在优化方面很失败, VS 就是先进的典范。我们不应该为落后的设计买单。 还有我说的「极低」是相对来说的,几何、化学方面的数值计算需求,连超算都不够,什么顶配 Mac Pro ,都是渣。 我只是个初一学生, OIer ,虽然自己也开发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 | 
|  |      55Feiox      2016-02-09 17:17:01 +08:00 @rushcheyo 哇,这么年轻 ~ (有前途。。。。 不过,我真的想说一句,我是命令行党但不是 Vim/Emacs 党(虽然坚持用过很久),而工作之后才发现 IDE 对于我来说才是生产力。更不用说一些大型项目要 ES Redis PG Zookeeper 这些数据库中间件项目协作才能开发,或者要用 VM 模拟 9 个节点的集群(就是开 9 个虚拟机)进行开发。 其实好多人用 JB 家的 IDE 抱怨卡以为是图形界面卡,君不见后面的分析引擎才是卡的根源。 我也用过 Clion ,呃,每次开 -o 4 编译的时候或者交叉编译的时候都是要去喝杯咖啡的 ~ | 
|      56rushcheyo      2016-02-09 17:38:01 +08:00 @Feiox 你好像没看懂我说的话…… 另外我又不是 VIM/Emacs 党,我喜欢 IDE ,但是我不喜欢对于 JetBrains 家 IDE 的狂热喜爱,尽管很多场合下都足够优秀了,然而只是「足够」。首先图形界面卡,其次分析引擎并不如 VS 、 Pysonar 强大,最后占用资源又大得吓人,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追捧的? 另外我发现 IDE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提高了这么大的效率。 智能补全?语义跳转? libclang 的许多优秀前端也能做到,例如 YouCompleteMe ; 图形 Debugger ?其实并不如 printf 灵活(尽管许多场合下都 good enough 而且方便易用),比如说我经常想看到某个值作某个变换后的结果, debugger 只能看到值,要是靠手算反而浪费脑力; Profiler ?这个挺好的,不过大多数代码我都能一眼望穿性能瓶颈。 编译?.vsproj .xcproj (其实这个不常用,大多数人都用 .xconfig )都能单独拉出来, Cmake 这种东西我能自主的项目肯定不会碰。 | 
|  |      57Feiox      2016-02-09 17:58:03 +08:00 @rushcheyo 我问了问同组的 iOS 程序员,他说恨不能直接在公司的 Mac Pro 上开干。。。。问问 Android 程序员也表示理解, Chrome 是吃内存大户, Safari 也挺好用但缺少插件,大过年的也没好意思惊动数据组的同事,问了问爱好 Go 的朋友,他说“ Go 编译快简直黑科技,但 g++ 和 java 依旧慢成 shi ”。我是主写 Py 和 node 的,不需要编译确实挺爽,但同事让我帮忙把他的开发环境跑一下,面对一堆中间件几堆上千万行的测试数据,我&%#$*%# ~ P.S. print 大法好, ipdb 保平安,并行要把 log 看, IDE 也可全键盘 ~ | 
|  |      58OuXinXingYe      2019-02-21 11:14:53 +08:00 | 
|  |      59xcv58 OP @OuXinXingY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