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cdd2zju
V2EX  ›  程序员

从 anki、onenote 到 obsidian,一名小镇做题家的笔记进化史

  •  1
     
  •   cdd2zju · 250 天前 · 3277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250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可以访问此文的发布版本,获得更好的双链阅读体验:从 anki 、onenote 到 obsidian ,一名小镇做题家的笔记进化史 - 🌲 oldwinterの数字花园

    我的笔记之路

    高中时,我是一名[[小镇做题家]]💯。

    大学我太水,无奈加入了考研大军😣。

    毕业进大厂,变成了奋斗逼🌪。

    现在呢,我躺平了🛌。

    以上这 4 个人生阶段,也对应了我做笔记的 4 个阶段:

    高中不做笔记。因为所有知识都在题海战术中重复了无数遍。

    考研 3 个月用 anki 。因为需要短时间记忆大量英语和政治。

    工作前 3 年用 onenote 。因为那时候很忙,它起到 inbox 和工作台的作用。

    现在用 obsidian 。因为它带给了我深度思考和沉淀以及[[增援未来]]的感觉。

    虽然标题用了笔记进化史这个词,但其实我的笔记工具,只是在经历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选择。谈不上彻底的进化。

    • 例如我现在如果要准备一门选拔性的考试,我会重新用回 anki 。
    • 如果我依旧是原来甚于 996 的工作强度以至于抽不出时间写东西,我也会继续用 onenote 。
    • 但那种用大量时间反复学习知识点,因此不需要做笔记的时光,是再也不会有了。

    不管印象笔记、Notion 、joplin ,还是 obsidian ,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用 obsidian ,李雷用 Notion ,韩梅梅用 joplin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隐喻:用印象笔记没有美好的未来🤪)。

    高中三年,我不做笔记

    目标:考上好大学

    是真的不做笔记,我都没主动买过哪怕一本笔记本。不是因为我天才,仅仅是因为我的高中效仿类似衡水中学的模式,即使是资质一般的我,也在大量的题海战术中记住了本不该记住的知识点,那时候我感觉做笔记就像是在抄写,无意义。

    但是说实话,如果当年能向大牛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如果通过笔记更高效地学习,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比如除了成为[[小镇做题家]]之外,还能有时间培养点其他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大学做好准备。人都有[[路径依赖]],我在当初不做笔记也都取得了一些成功,后面甚至把这种理念灌输给了其他人,现在回看,确是愚蠢至极。

    当我把这种习惯,带到大学生活中,我可是尝够了当差生的苦。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接受其实是自己学习方法不行的事实,也刻意忽略学习投入时间过少的本质,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身边的同学太强。

    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你现在不需要做笔记就能胜任当前的学习和工作,很可能是跟我当初一样,花了大量的时间重复做简单的事,当然就不太需要了。 而在我高中往后的人生经历中,无数次感到做笔记的重要性。

    考研三个月,我用 anki

    目标:短时间高强度准备,通过选拔性考试

    浑浑噩噩到大四,突然想奋起一把。下定决心时,距离研究生报考没有几天了,距离正式开考,不足 4 个月。

    时间短,任务重。我当时在学长的建议下,采取了 3 个措施:

    • 除了备考,其他事情都是可以完全忽略的,比如内裤 7 天一换😄。逼格高一点的说法叫:[[精力管理]]。
    • 详细记录自己所有科目的学习时长。这里是模仿《神奇的一生》提到的柳比歇夫细粒度记录一天时间消耗的方法。
    • 用 anki 背单词和政治以及其他科目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点。对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虽然不完全科学,但确实有用。

    考完以后,anki 中积攒的 10000+卡片,很快被我始乱终弃了😅。但从现在回看 7 年前,当初选择使用 anki 做笔记是明智的,如果当时还遗留着高中不记笔记的习惯,我大概率会考研失败。并且这段使用 anki 的经历,让我养成了主动回顾的习惯,使得自己在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受益。

    总而言之,如果你还在读书,或者需要准备一门较高难度的考试,可以试试[[anki-like]]的笔记软件,市面上已经非常多了,核心就是主动回顾,间隔重复,抵抗遗忘。

    工作前 3 年,我用 onenote 管理日程和项目

    目标:找一个地方做为高速缓存,让我行动时能几秒内找到所需资源

    继续浑浑噩噩到研三,说实话真没掌握啥本事,只能凭借还行的学历,去大量收人的大厂了。

    之所以选用 onenote ,是因为公司信息安全管控挺严格,云同步的笔记软件都是禁用的,并且公司花大价钱采购了企业版的 office ,而 onenote 在内网的同步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onenote 带给我的是一种自由且随意的感觉。比如我如果有一个任务,需要围绕着周边几封邮件、几个文件、几个网址和几个人去完成,我会把这些全部都拖动到 onenote 的一页笔记中。onenote 起到了一个工作台的作用。我很少主动整理,用了 3 年后,空间占用居然超过了 50GB 。

    不得不提,我通过使用 onenote ,养成了东西随便放,靠关键词搜索的习惯,这个习惯,也让我在使用新软件时,习惯第一时间会去体验它的搜索能力,这很重要。也让我离不开 alfred 、utools 这类搜索为主的快速启动效率工具。

    其实如果基于团队合作角度,公司要求什么,咱就用什么,WPS 或钉钉也好、飞书也罢,大同小异,有点好功能都互相抄走了,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就够了。而我这几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用工作忙为借口,没有花半点时间去构建只属于个人的知识库。

    现在,我用 obsidian 构建个人知识库

    目标:做笔记,增援未来

    2022 年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双链笔记]]这类产品并开始深度使用。我写了好几篇关于 obsidian 的文章,但其实如果把 obsidian 换成 logseq ,remnote ,roam 等,也都是一样的。

    我激动的核心原因在于,接触这类软件,打开了知识管理新的大门,我开始有意识地积累笔记的方法论,开始记录和总结日常工作流,开始构建个人知识库。

    • 例如 flomo 我用了几分钟就卸载了,但它帮助文档中的好多篇讲笔记思维方法的文章,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反复阅读和做笔记。
    • 例如我越发地清晰的知道做笔记的目的,不是为了摘录和展示,而是为了增援未来,让自己更好地提问、思考、决策。
    • 我如梦初醒,才反应过来之前我丢失了多少值得记录的灵感,错过了多少有价值的闪念。

    所以,个人笔记与其纠结用哪款笔记软件,不如直接随意选一个有一定用户量的,并立刻开始记笔记,工具会过时会淘汰,使用过程中掌握的方法和养成的习惯,是永恒相伴的。

    当然也许你还是会纠结,那我甩一个关于如何选择笔记 app 的视频,有兴趣去看看吧:75% of Notetakers Use These 4 Apps | Pick a Notes App (Part 2) - YouTube

    以上。愿我在不同时期对做笔记这件事儿的一些简单思考,能给你带来一些参考或提醒。愿你我都能在漫游自己的一条条笔记时,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我在践行 obsidian 笔记库全量开源的想法(代码能力不够,笔记来凑😂),欢迎捧场来赏赐 1 个 star⭐️:GitHub - oldwinter/knowledge-garden: 真实袒露的第二大脑 second brain ,未经美化的数字花园 digital garden

    22 条回复    2022-07-23 22:41:47 +08:00
    codefever
        1
    codefever  
       250 天前   ❤️ 1
    真的是很用心的笔记测评贴呢,所以没人用 txt 么
    rpish
        2
    rpish  
       250 天前 via Android
    @codefever 用 TXT 都是有一整套工作流,又高度自律专注的怪物吧…
    感觉上 v2 吹水,应该不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closedevice
        3
    closedevice  
       250 天前
    内容很不错,就是阅读起来很蛋疼,有点凌乱,内容不在中心。obsidian 这货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一多就卡卡
    cdd2zju
        4
    cdd2zju  
    OP
       250 天前
    @closedevice 哈,我欣赏兄弟你的直言不讳。的确偏凌乱,每个时间段的内容我都点到即止了😅。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希望你 get 到了:重要的是要开始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库,软件只是辅助。我用的破 intel 的 mbp 都没有感觉卡过,装了 30 个插件吧。也许你卡是插件造成的?
    cdd2zju
        5
    cdd2zju  
    OP
       250 天前
    @codefever 当我们提 txt 的时候,也许更多的就是强调只关注内容吧?我的用法其实跟 txt 都差不多了,除了#和-还有*这几个 markdown 符号稍微排版一下,其他都是写字为主。
    @rpish 哈哈,不知道 org-mode 和 vim 那类用户,属不属于你和大伙儿认知里的使用 txt 的人。只要我们聚焦内容,txt 还是 markdown ,我觉得是殊途同归吧。
    id7368
        6
    id7368  
       250 天前 via iPhone
    点赞👍
    whiteleopard520
        7
    whiteleopard520  
       250 天前 via iPhone
    哈哈,来顶了,楼主很棒了,学习动手都很强,我已经沉迷在几个工具之中了😅
    Saxton
        8
    Saxton  
       250 天前
    我一时间不知道这是个经历贴还是广告贴
    littlewey
        9
    littlewey  
       250 天前 via iPhone   ❤️ 1
    👍 现在在用 logseq
    cdd2zju
        10
    cdd2zju  
    OP
       250 天前 via Android
    @Saxton 哈哈,兄弟觉得我在为哪几个软件打广告?不妨直言。
    cdd2zju
        11
    cdd2zju  
    OP
       250 天前 via Android   ❤️ 1
    @littlewey logseq 现在有十几名开发,快速迭代,肉眼可见地变得越来越强和稳定。我也一直在 logseq 车上,计划接下来重度使用😍。
    GP1
        12
    GP1  
       250 天前
    你一般是怎么记录、整理、阅读、消化、吸收一条龙的?
    反正最后都是整合到 obsidian 上对吧?
    那么再这之前呢?用的哪些软件呢?
    skies457
        13
    skies457  
       250 天前 via iPhone
    notion 的数据库、数据展示、在线协作、美观程度都把其他软件远远甩在后面…..要是能支持双链 graph 且可以离线就完美了
    yongchiu
        14
    yongchiu  
       250 天前
    楼主做这些笔记会不会很费时间呢?我最近也在做笔记,感觉弄格式之类的很花费时间
    FlyingClive
        15
    FlyingClive  
       250 天前
    写的非常不错,既然你提到 Tiago Forte 了,我就大言不惭的推荐下自己的视频吧,分享他的新书「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的知识管理方法~ 吼吼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a411S7Jt/]
    cdd2zju
        16
    cdd2zju  
    OP
       250 天前 via Android   ❤️ 1
    @FlyingClive 赞,小哥哥人帅声音性感,对他 CODE 方法的解读也是很准确,蹲坑看完了你的视频,哈哈哈,你收获了一个有 shi 味的一键三连加关注。
    cdd2zju
        17
    cdd2zju  
    OP
       250 天前 via Android
    @yongchiu 所以就不要弄格式啊,我写笔记和文章只用最简单的语法。当然,这篇算是文章,要写给大家看,所以还是会稍微花点时间,其他的笔记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就怎么方便怎么来咯,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开源的笔记库哈。
    cdd2zju
        18
    cdd2zju  
    OP
       250 天前 via Android
    @GP1 楼下有个 b 站视频,讲 tiege forte 的构建第二大脑的方法,完整包含了记录到吸收的全过程实操指南。我自己的话,目前就是 cubox ,简悦,滴答和 obsidian ,notion 混着用,通过 url scheme 联动。
    cdd2zju
        19
    cdd2zju  
    OP
       250 天前 via Android   ❤️ 1
    @skies457 嗯,notion 我也在用的,你说的优点不可否认。而我主用 obsidian 或 logseq 等软件构建个人知识库的原因在于,卡片笔记要求我们新建很多内容短小的卡片,会超高频新建各种文件,这一点上,notion 每次新建会卡几秒,就很影响思路。还有个缺点就是,notion 太需要频繁动用鼠标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输出。
    conky
        20
    conky  
       250 天前
    就可以坚持记笔记来说,你已经超越 90%的人了。obsidian 用过,最后还是回到简简单单的记笔记,就这简单的记笔记也成为时而荒废、时而灵光一现的那种了。
    uxstone
        21
    uxstone  
       250 天前
    Anki 虽好,但个人觉得制卡太麻烦了。
    FlyingClive
        22
    FlyingClive  
       248 天前
    @cdd2zju 这有味道的关注。。。感谢了。。。😂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nftychat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实用小工具   ·   29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5556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45ms · UTC 13:24 · PVG 21:24 · LAX 06:24 · JFK 09:2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