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rit

V2EX 第 649184 号会员,加入于 2023-09-18 22:52:43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4512
根据 Crit 的设置,主题列表被隐藏
二手交易 相关的信息,包括已关闭的交易,不会被隐藏
Crit 最近回复了
@giyear 您说要看引用次数,要看样本量,我也很尊重您的,去查去问了。现在您说被引 174 算是“太低不用看了,拿来水论文数的”。可是这篇被引 174 的文献已经是所有能参考的、针对人类的 longevity gene 的研究里样本最大、被引最高、发表时间较新近的了。

就算将文献主题扩展到所有与 longevity gene 相关的非人类对象、老化机制探讨、数据库和工具,它的被引也能排到前八名。其他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量也跟它一个量级的,甚至历时二十多年才到它的两倍,例如:
Cancer genetics and genomics of human FOX family genes (360)
Evolution of ageing (287)
Towards frailty biomarkers: Candidates from genes and pathways regulated in ag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306)
Multi-omics analysis identifies ATF4 as a key regulator of the mitochondrial stress response in mammals (535)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s insights into physiology and longevity of the naked mole rat (492)
Human Ageing Genomic Resources: Integrated databases and tools for the biology and genetics of ageing (445)
Human Ageing Genomic Resources: new and updated databases (428)

而且,所谓“百万级别样本才 100 多”并不意味着研究是水论文呀。发表在 Nature 子刊上的,也有百万级别样本的,被引量还不如那篇被引 174 的。例如,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1.5 million people identifies genetic associations with traits related to self-regulation and addiction (136)。

可能 longevity gene 这个 topic 的文献数量本身就很少,所以被引会少。您说您在基因行业龙头企业任职,请问您的业务范围是跟基因测序或者 longevity 有关的吗?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感觉您对基因测序和 longevity gene 好像不是很了解。
@giyear 有几篇,粗略看了看 Citations 有个 174 的,期刊 IF 有个 176 的,样本量有 10^6 这个级别。芯片用的是 Infinium Asian Screening Array-24 Kit ,适合咱们东亚人群的。
多谢各位,有帮助的内容已“感谢”。
@Livid 您好,@acechao 回复 #68 违反 V2EX 的规则
• 这里禁止发布人身攻击、仇恨、暴力、侮辱性的言辞、暴露他人隐私的“人肉贴”
感谢。

@yoyoyoyolol 之前没注意,感觉都不短命。有一个无关紧要的遗传病,应该对寿命没有影响

@ZRS 确实没有已知的短命家族史,所以得知结果的时候很惊讶。仔细想想,发现家里人(包括自己)白头发都出现的很早。 @ChristopherCheng

@zooo 谢谢。其实本来也不太信基因,只是有很多因素让这次的结果可信度高了一些

@Tamio ε4/ε4 ,都是 CC 型。

@YooboH 今天跟他们联系了,他们说是不准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安慰。原理其实不是真的有什么长寿基因(这样简写只是一种噱头)能决定人的寿命,而是根据很多个 risk factor+基础生理代谢的相关基因位点、历史数据和一个比较大样本的常模来预测寿命,给出一个有 95%信心的小区间。历史数据没有考虑第三方因素介入,所以预测寿命可能会比真实值小一些。另外,如果您的基因分数在常模的吊车尾,预测寿命就会比较极端。我们课题组和我都没什么生物学背景,跨学科合作的,闹个了乌龙,不好意思啦。

要问它真的准不准,只能等我死了之后再说了......到时候如果 v2 还在,再托人给 V 友留个言。不过基因测序有别的已经可验证的结果,我看了下自己的,准的有些吓人。 @wusheng0 @cabing

@nuk @forisra 感谢~

@chutsetien 谢谢,很有帮助。不过预期寿命的测量方法很多,您的定义很明显是关于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LEB)的,可能不是这里提及的 life expectancy (LE)。2089 的原文出处没有找到,但是有一篇 02 年的论文( https://user.demogr.mpg.de/jwv/pdf/sciencemay2002.pdf )中说 centenarians may become commonplace within the lifetimes of people alive today (大概是“对 02 年活着的人来说,百岁老人可能是司空见惯的”的意思),因为 1990 年出生的人很可能在 02 年还活着,所以论文里说的跟您说的“1990 年出生的人要按照 68 岁来预估自己的预期寿命”好像是冲突的。

@niantoudeyisi 谢谢。是的,据说有部分基因效果是可以逆转的。

@shinsekai 有 raw data ,但是他们原始数据里边没有端粒长度,可能是考虑到成本没有测吧,毕竟是用现成的产品,面向消费者的。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89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1ms · UTC 12:59 · PVG 20:59 · LAX 05:59 · JFK 08:5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