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ustdoit123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17 页
回复总数  336
1  2  3  4  5  6  7  8  9  10 ... 17  
15 天前
回复了 Elision 创建的主题 服务器 求推荐一个家用开发服务器配置
我就喜欢这种帖子。最后直接来抄作业。给 OP 个币。
没深入使用新特性,升级整体算是顺畅。

@renchong
对于跨平台方案,我的建议是不要有高的期望值。写写交互一般的业务就可以了。别追求太高级的 UI 、交互。
跨平台方案,工作量巨大。

RN 同样有这样的问题。经常能看到始祖 bug ,完全不修。

RN 这几年憋了个大的,升级了新架构,用新的 js 引擎。憋的那几年,真以为他们要 “跑路” 了。
奈何我的 p40 pro 至今还很能战。
好嘛,你敢在此挑衅。还不速速拖进水深火热!「狗头」
23 天前
回复了 theman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玩车模的吗
一看标题就知道下面会有什么评论。果然~
28 天前
回复了 lizy0329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你们觉得 Ramda 这个库咋样?
链式操作的场景其实没那么多。

倒是可以多借鉴一些函数的功能,对常用的 list (或者数组)、dict 等操作进行封装。

我写 python 看到满屏幕的 [x for x in yyy if ba la ba la] 都看麻了。

另外,要提醒。这种链式组合操作的性能其实不好。当然,大部分场景无需考虑。

但是,如果你在写一个很基础、会被高频调用的功能,这点性能损失可能就会被百倍千倍的放大。如果是这种场景,建议还是在一个 for 循环里,把要做的几个操作( filter 、map 、reduce 等)一次性全做了。
36 天前
回复了 canteon 创建的主题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服务挂掉了,弗吉尼亚区
ebs 还是有问题,k8s pv/pvc/pod 会出现卡死的状态,绑定关系也无法真正解除。nnd
前端 4K 显示器算是刚需,毕竟 UI 要看得细。但是电脑嘛,M2 16G 内存以上的 macbook 完全够用了。

说真的,这毕竟是公司的资产。只要没影响生产力就算可以了。事情听起来是膈应人,但是作为员工也没得多提什么要求。
64 天前
回复了 PhpBB 创建的主题 互联网 12306 这么多年了 还没开发转卖功能?
@JoeDH 没人比我更懂售票! 没!!!人!!!
请加速进入 “水深火热”。
@qxmqh 我们现在是有业务开发的时候。尽量做一些清理工作。太多太多功能了,其实可以不要的。这些僵尸功能不清除,要合并单体也是够麻烦的。

我们核心的功能是个人数据同步、社区、会员三个业务模块。但是却附着大量产品经理们的“快速实验功能”。
@kuanat 非常感谢老哥的经历分享!

我们的 common 库(基本等于工具库)也有类似你说的不一致问题。

1. 改动不兼容。依赖的地方迁移不干净。后来要求,尽量不做不兼容改动。实在要兼容,旧的别动,写个新的。扩展到本主题的常量、DTO 代码,也是这样的道理。不过这种事情,就怕人偷懒。一偷懒,埋下运行时的雷。

2. 这个 common 库,在各个业务 repo 里是以 git tag 的形式进行版本依赖声明的。类似你说的 ”对应的 commit“。但是因为各种“时过境迁”的原因,大家不得不共用一个测试环境。测试环境的代码,经常是开发分支合并在一起的。还有很多细节没必要展开来说。 总之最终导致,这个 common 库的 git tag 不对,在测试环境未必会暴露出来。基建支撑不足的弊端就体现在这里了。现在只能用千叮咛万嘱咐的方式,告诉大家。改了 common ,第一时间去升级依赖。

后续把常量代码也迁移到 common 库后,这样的问题依然会发生。不过,总比现在会好一些。现在的维护心智负担更大。
@183shl 这个方案的阻力就在这里。

我们其实有一个 common 库,里面放了一堆 utils 、架构 base 之类的代码。之前的 leader 强调,这里面不允许放入任何业务逻辑相关的代码。所以以前常量也没放这里。

团队的人会觉得改这里面的代码,还要去升版本,很麻烦。

有时候就直接在业务 repo 里,也写个 xxx utils 。


我觉得你说的最后一句是有道理的,复用很强的再抽到 common 。这样就比较平衡。偶尔一两次的依赖,就直接抄一遍。依赖次数多了,再抽到 common 。很明显一定会被依赖很多次的,一开始就直接写 common 里。
@sampeng 几乎没有 code review 。

说得难听点,现在最好的 "code review" 就是测试 + 一上生产环境就挂掉。没埋雷,半夜爆炸就不错。

所以,我才想多引入一下非人工的花销来尽量保证稳定。比如:

1. type hint 。有点作用。
2. 写 DTO 而不是一个 dict 满天飞。不然回头维护的时候很慢热,记不住 key ,经常导致 KeyError 。也算有点作用。
3. 常量共享而不是用到就“手抄”一遍,这种手抄还会抄错。


不怕各位笑话。我们还有一个“运行时的常量共享方案”是这样的:每个服务提供一个接口返回本服务的一些常量定义,然后服务启动的时候,去请求一遍这些常量定义。 我感觉是很难用。运行时、纯动态,你写代码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引用的值存不存在。IDE 也无法给你补全。
@iyaozhen 微服务是既定现状,前人拆分的,至少已经快 8 年了,暂时没资源去改回单体。
综合上面的回答,可能适合的方案还是服务的“常量”代码抽成一个包。
monorepo 倒是也可以。但是我感觉组员有时候写得很野,跨服务乱引用。综合来看,不太适用我们。
@Maboroshii grpc 可以上。但是需要共享的代码,不局限于 protobuf 描述的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 17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319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1ms · UTC 11:22 · PVG 19:22 · LAX 03:22 · JFK 06:2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