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locoz  ›  全部回复第 24 页 / 共 312 页
回复总数  6235
1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312  
@cjpjxjx #8 即使是使用 70 元/kg 的高质量 ABS 耗材,打印一个 286.6mm x 286.94mm x 15.88mm 的盒子,切片软件估算耗材消耗量为 174585.9mm³,费用预估是 12.83 元,耗材成本是极其低的。嘉立创这种提供 3D 打印服务的主要是会确保质量达标,用的也是工业级打印机给你打,而且非 FDM 类的打印效果也不同,跟自己打差别还是很大的。
拓竹闭眼买就行了,但是建议一步到位上 P1S 而不是入门级的 A1 ,价格没差很多的同时,无论是它不同的运动结构还是原生设计的封箱,都是后续你想有进一步提升的时候靠给 A1 加东西不好达到同等效果的。

另外看你说是打外壳之类的东西,应该是以实用物品为主,建议实际测试完设计的东西,要实际投入使用的时候,还是用 ABS 打会比较好点。PLA 会自然降解,且极其容易受潮,不仅会在打印阶段给你带来一堆麻烦事,还会在打印后几个月到一两年的时间内逐渐变脆,尤其是那种很便宜的回收料或者混了回收料的 PLA ,打印出来的东西稍微受点力就断了,只能靠高填充和高层厚、壁厚硬顶。
143 天前
回复了 movq 创建的主题 游戏 上班人有时间玩游戏么
@JunNKG #31 如果你的小米电视支持网络控制的话,可以考虑弄个比如到家自动开机+切换信号源的自动化,干别的事情的时间就已经开完在那等着了
143 天前
回复了 movq 创建的主题 游戏 上班人有时间玩游戏么
主机游戏一样可以碎片时间玩的,只要你能把它们弄到手机上显示就行,反正通常都可以随时暂停。你只需要玩那种体验是分段式,每一段内容可短可长,或是那种不需要持续记忆的长内容的游戏,游戏体验就不会太受影响。
143 天前
回复了 freshgoos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爆文的本质就是资料整理
@Worldispow #7 比较浅的知识本身就容易被人理解,而且很多人看这种视频也不是真的要“听懂”,而是去感受知识流过脑子的感觉,真的看视频学知识并且学进去了的人是极少数。所以前两个境界不一定需要达到,直接按着资料讲就能做到第三个境界的效果,第四个境界达不达到,对于目的是量产爆视频的营销号而言也是不重要的。

上百万播放量的整合信息类型的视频还真不少,而且很多上百万播放量的视频就是买量+碰运气碰上去的,跟讲得好不好关系不大,甚至文案都有拿别人的文章改的,视频按照个标准科普视频的套路做,就会有一帮人在那说“高质量”了。你可以观察一下各种号的数据情况,你会发现讲得好的不一定就能火;而按照套路运营的号,讲得不一定好,但必然会有突然被算法推荐火起来的。当老师跟做视频,差异还是很大的。
Nexus 很好用,除了容器镜像以外还可以缓存别的很多常用的源,甚至你拿它来缓存特定网站的内容都是可以的
143 天前
回复了 freshgoos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爆文的本质就是资料整理
@aitianci #1 确实已经有人基于 AI 生成的方式套公式做视频了,至少在几个月前就有出现,但是那时候我看到的那个号,视频制作质量本身太差,机器音外加还想着做长内容,没法让观众留存,最终是没做起来。另外我记得在那种 AI 总结小助手之类的号里也看到过有人做这种事情,有个做的还行,靠小助手服务的关注引流,再转化到短科普/知识概括整合视频的数据上,没买量的话可以认为是在正向发展了。
143 天前
回复了 freshgoos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爆文的本质就是资料整理
这个公式仅限于知识类、资源分享类内容,而且爆不爆要看运气和有没有影响力底子在的,你如果拿个没粉丝的号去发这种内容,就会发现同样的公式做出来的东西你不一定能被算法推荐,被推荐了想达到同等水平的数据也很艰难。

如果你有把推荐算法养成会时不时推一些小粉丝量账号的视频这种状态,你就会发现有些号明显是有团队运营、在批量做号的,他们会在套公式的同时买量拉数据,有些还会弄小号在评论和弹幕里捧人气、带节奏,为的就是快速把影响力推到可以稳定保持数据好看的程度,后续再高频发内容去尝试碰更爆的数据。

像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之前见到过的一个搞笑类、B 站生活区的号,那个号是刚起步只有两三个视频的时候就被 B 站的算法推给我的,我当时翻过动态研究过,在开始发视频之前它毫无动静,但我看到的时候就是每个视频都十几万播放量了(同时我记得评论并不多),有买量痕迹。同时从一开始发的视频就给我一种精心设计过的感觉,从文案到动作编排到运镜方式到表情等各方面细节都是有设计的,后来再过一段时间再看到这个号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状态了,内容我再看也还是有同样的感觉,再后来人家就在百大 UP 主列表里出现了。
想了一下,我好像从来就没有过“理工男改变世界”这种想法,或许很小的时候看那种红客小说里描写「主角反击 x 国黑掉了各种主要网站,迫使对方投降」的时候有过,但是完全没印象;与之相反的是,我清楚地记得我是从初中的某一天开始就明确了“技术只是工具”、“学历只是工具”、“语言只是工具”这样的想法,所以一直就没觉得写代码是个多高大上的事情。

焦虑主要还是思路问题,换个思路或许就不焦虑了,比如说懂技术的人在那些弱技术的领域中往往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想想怎么利用好这个优势,到时候就该换别人焦虑了。
1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31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63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8ms · UTC 13:23 · PVG 21:23 · LAX 06:23 · JFK 09:2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