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thinszx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5 页
回复总数  91
1  2  3  4  5  
8 天前
回复了 lswlray 创建的主题 创业组队 你,能不能,不要钱
创业者的身份可能不是那么好代入,应该换一种说法,作为一个程序员,如果你的开源软件每天被提 10 个新 issue ,你能不要钱不求回报地维护下去吗
对于国内的环境来讲,原生安卓肯定更难用,用过华为小米 pixel 三星,用华为和小米的时候还刷过各种魔改 rom ,体验最好的是三星的 oneui ,体验最差的就是 pixel ,续航很差,因为第三方都对毒瘤软件有很多后台限制,但是原生没有,只能 root 了借助冰箱一类的软件进行后台管控,而且国外软件很多会借助 gms 进行信息通知,国产没有这条路,而且用惯了第三方系统很多很好用的功能后,再去用原生就觉得缺少很多常用的功能,简洁并不代表好用
现在公司做保密或者审计都是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做的吧,这些技术也都很成熟了,用什么浏览器感觉没什么所谓
54 天前
回复了 sdrpsps 创建的主题 生活 1781 天后,我们还是分手了
昨天我也分手了,我们两个男生,相识于大学校园,今年是第六年,我们的爱情比其他人都更加不容易,彼此都付出过很多,我仍然爱他,我相信他也依然爱我,但我还是无法接受他的欺骗,所以就这样吧,抱抱楼主,也抱抱自己,我们都还要继续自己的人生,走下去
97 天前
回复了 letv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大家在 v2 投递过的简历有回应吗?
我投了几份都有回复哎
最好还是不要肄业,特别是已经有论文的情况下,五年硕士+硕士学位也比四年肄业+本科学位好,如果你导师不是很大职位的话向上反映还是有效的,我导职位比较大,我真的抑郁了吃了半年药他让我休学,换导师没人愿意接收😅很多导师就是 toxic 而不自知,但是人生是自己的,努力拿到学位逃离这里吧
144 天前
回复了 YadongZhang 创建的主题 远程工作 远程工作交流群,欢迎加入👏
求拉 dGhpbnN6eA==
还有忘记说了,吃药很重要,一定要遵医嘱,抑郁是会改变生理结构的,是有解剖学依据的疾病,先吃药能做事,再尝试解决心态上的问题,不要太急
我是研三延毕半年(目前正在延毕中),研二确诊的抑郁+焦虑,之后吃了快一年的药,然后自己不断调整,目前已经不再吃药了,我自己觉得和楼主比较类似的地方,是我觉得我们的情况其实大多是来自环境性或者说社会性的焦虑,然后总是希望能依靠自己承担或解决来自环境的压力,比如我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做出导师给的并不合理的课题,但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办得到的 : ),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关于心态方面,我总结自己的焦虑来源有几点,我觉得可能楼主也有类似倾向:
1. 可以说是有点完美主义,或是学生心态,或是对自己的控制欲,我觉得其实都是一码事,这点体现在过于关注当前的选择是否正确——我做了 xxx 是不是有很大的风险,比如我现在选这个方向是不是以后就完蛋了?我去哪里是不是以后会被裁?对应楼主所说的比如大家都说计算机 49 年入国军之类的。关于这点,你要知道大家上网其实就是发泄戾气或是看乐子的,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成功人士也不是每步都选对,因为你没办法控制环境,在现下这个动荡的时代更是,要学会接受某件事情可能就是会有不好的结果,或是说要接受自己走在一条悬而未决道路的事实,走一步看一步永远比一脚都不迈离目标更近
2. “总是希望自己能承担所有事情,觉得世界都在孤立我”,这是我自己之前的心态,这一点来说,虽然人生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但是也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其实就是学会把自己从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摆到以自己为主体的位置来,这点我不确定楼主的家庭情况具体是什么样,我可以理解很多父母对焦虑或抑郁有偏见,甚至即便我父母是医生,他们也不太想让我吃药,但我觉得其实如果真的要吃药,父母不管说同不同意,经济方面肯定还是能提供一点帮助,最起码这一点可以寻求父母支持,或者说不好听能利用父母的资源吧。至于工作,其实你要相信很多人真的都是草包,以你的一本计算机学历还能找不过大专的?大专转码都能找到工作那咱也能,再不济你能在 v 站还能找到很多远程兼职的工作,我觉得销售对我们这样的性格不是一条好路子
3. 要学会享受生活,别怕没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或者说别怕别人怎么看你,就算躺平在家啃老或是出去端盘子送快递,日子还能不过了?我之前也是真想过自杀,而且因为我有睡眠问题,医生开的有安眠药,那是真的触手可及的自杀方式...但我真的度过了那段很灰暗的时间,其实真没吊事,我因为社交圈比较杂,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华五硕士抑郁退学去做教培的,有高中没毕业出来做酒店前台的,有大专出来在家躺平的,有去哈普麻耶读博的,说真的,感觉谁的生活都一样操蛋,只是操蛋的点不一样罢了,既然这样,其实没必要把自己逼那么紧,一百年后谁还不是一抔灰?你很难说送外卖一天脑子都可以放空和 996 坐在格子间里掉头发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就算什么事都不想干,在家啃老,脸皮厚点别人爱骂就骂吧,反正爽的是自己

上面是我自己抑郁快一年想明白的几件事,写的不是很成逻辑,我觉得可能能改变这些心态,抑郁就好得差不多了吧,希望对楼主有点帮助。还有就是想说,如果觉得难受,最重要的还有别强迫自己做什么事,这点最重要了,就像你也可以把我说的所有话都当放屁,真改变不了心态就别改变了,因为真正低谷的时候,你要关心的唯一一个人就是你自己,不爽就发火,想躺就躺平,这是你的权力,谁让你不爽那他就去死,谁在帖子下面骂你你就喷他是傻逼,先能有这种心态,然后再想着做其他事吧(把攻击性外放也是很多心理医生会推荐的手段)

P.S. 可以尝试补充一点维 D ,维 D 缺乏和抑郁相关性很大(别吃太多会中毒),或者多晒晒太阳,希望楼主早日好转 :)
190 天前
回复了 cmos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计算机博士的收入怎么样?
@fengsi 我没有说是非 ai 博士呀?可能我说的不清楚,题主说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如果是 system 或者安全方向那三篇 A 肯定够 985 了,但是现在计算机软件大部分都会和 AI 结合,比如我知道的用 llm 做程序结构或者深度学习做漏洞分析的,三篇就不能算太多了
193 天前
回复了 cmos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计算机博士的收入怎么样?
三篇 CCF A 去 985 不一定有海外经历值钱,坐标华五,计算机博士三篇 CCF A 可能堪堪到大部分实验室自定的毕业要求,土博成果真的很卷...60w 的话,其实现在硕士有的都能拿到了,甚至不局限于算法,博士去大厂只会更高
想问下今年会不会有校招或者实习的岗位呢
@yedkk 谢谢!所以外企的 ce 是不是之后转到研发就很难转了?
华五科班硕士+大厂实习经历+两篇非一作顶会顶刊论文+一篇一作在投论文,大小赛事校级荣誉若干,目前投了半个月左右,可能投了五六十家了吧,开发算法还有外企的一些客户支持都在投,投递后推进的只有三家,其他全都已读不回🥹
我感觉自己三个小时顶天了,而且之前在某大厂实习,朝十晚九,下班了以后只想回去躺着玩玩手机睡觉,下班时间也很重要啊...不然感觉自己完全是工作的🐕,没有自己的生活
272 天前
回复了 junwind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搞 Ai 大模型的,都是 Python 首选吗?
如果不是做底层编译的,python 甚至已经不能算首选了,而是唯一选择
用的是第二种方法,然后在 cursor 的 project rules 加一些说明,和 composer 沟通的时候通过 @project_dir 的方式表达需求,好像没有遇到过你说的问题,features 那个 tab 下面有一个 codebase indexing ,应该能看到索引的呀?
279 天前
回复了 Suger828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如何进行大模型知识蒸馏
@ruidoBlanco 是从知识蒸馏过来的,这个概念比大模型出现的早得多,而且蒸馏和提炼本身也没啥差啊
350 天前
回复了 abelhli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WiFi 感知技术解决校园霸凌问题
首先我自己就是做无线感知的,非常惊讶居然能在 V2EX 看到有想做这个的...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想法的两个问题

1. CSI 的精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甚至你所谓的”泛化性问题“本身就已经是目前深度学习模型利用先验信息做到了突破信噪比极限的结果了。此外因为本身 CSI 对人体活动的解析是基于 doppler 来做的,还面临很多朝向性的问题,学术界的方案大部分是北大张大庆或者清华杨峥他们做的频谱搬移或者多设备联合,但即便如此 CSI 在面临多人的情况下做的还是不好,多人定位都经常出现漏人的情况,更不要提想要获取非常精准的骨骼信息了,如果你是觉得 mit dina katabi 做的很炫酷(嘻嘻她们做的都是基于自己的类似矢网的设备而且不开源:D ),那这个你就当小 demo 看看就好,定位倒是还可以做做

2. 假设,假设,CSI 本身的信道极限足够做到你说的分辨出骨骼一类的信息,在实际环境中你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你到底能不能基于此完成所谓的”霸凌“分类,不管是 CSI 还是雷达,本质上检测都是动目标,如果一群人围着一个人一直语言输出那你这个玩意就是一摸瞎,而且 CSI 在动目标很多的情况下也会有速度模糊的界限,这个是 OFDM 速率决定的,你要想提高这一点那你用的功率和处理速度肯定不是普通树莓派能做到的,除非你不想做实时,另外就是大家做这个的时候很少会有做两个人挨得很近的情况,为啥呢?因为从 c=λf 你可以推出,f 越低 λ 越高,而 λ 越大就意味着距离模糊度越大,wifi 的 ofdm 中心频率一般就是 2.4GHz 和 5GHz ,我们平时做的毫米波雷达工作在 77GHz 也一般只能在 10cm 的范围内做距离的差异,其他的全靠深度学习模型的先验来补,在这种前提下 wifi 完全不适合霸凌的场景,人家的位置搞不好都是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头上了,你用啥来分辨?你真想提高精度还不如看看 mmwave 的解决方案,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大部分还是 lab 下面比较有效,实际场景中定位已经有很多应用了,但是定位和姿态还原中间的 gap 不是一点两点...

综上所述,不知道楼主被谁忽悠了,但起码我觉得真的不可行...
1  2  3  4  5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74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3ms · UTC 14:19 · PVG 22:19 · LAX 06:19 · JFK 09:1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