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想读的书变多时,就会不知道该读哪一本才好。尤其是在 Kindle 上,只能读样章,根本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也可能是踩雷。
现在是 AI 的时代,聊天型 AI 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只要有想知道的事情,问一下就能立刻得到回答,而且越聊越清晰,过程也很有趣,响应速度快,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有时还会夸奖你,是建立自信的最佳方式,顺便还能获得知识,简直是一举两得。
所以,真的有必要去读书的内容吗?你真的在意内容本身吗?我觉得不是。
我反而认为,“目录”才是最重要的。以目录为基础,一项项输入到聊天中进行互动,就能愉快地获取知识。甚至能得到超出作者原本设想的东西。
换句话说,知识的结构是由作者搭建的。只要沿着这个结构走,最终抵达的地方是一样的。
![]() |
1
ofc 8 小时 29 分钟前 via iPhone ![]() 读书训练的是专注力和对语言的熟练
|
![]() |
2
ofc 8 小时 29 分钟前 via iPhone
这两点不花时间是学不好的
|
4
AlexanderCarson 8 小时 10 分钟前
op 可以先找一本试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5
renmu 7 小时 58 分钟前 via Android ![]() 你真的获取到知识了吗?那些书中往往参杂着大量资深开发者才知道的细节,ai 只会产生幻觉
|
6
YsHaNg 7 小时 57 分钟前 via iPhone
一看问与答节点就知道 op 饿了
|
![]() |
7
ota OP @YsHaNg 点了份 ai 快餐,虽然没营养,但管饱。
@renmu 图灵和 o'reilly 很不错,但不可否认多数著者在重复知识构成(换个说法卖知识) @AlexanderCarson 没那么绝对,看目录结合 chat ai 也只是满足部分需求,该看书的还是得看。著者思路也是一种收获。光知识,免费的 help 官方都有。^^ |
9
Donahue 2 小时 56 分钟前
我还以为你说下载方式,比如安娜图书馆,z-library 那些呢
|
![]() |
10
SenLief 1 小时 9 分钟前 via iPhone
有时候总结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书籍也是一样,每个人喜欢看的类别也不同。
|
![]() |
11
willxiang 49 分钟前
按这个思路,那也不用去旅游了,反正电脑上都能搜到,看看别人的游记,让 AI 整理一下人家总结的内容,看看谷歌地球就意满离了
|
12
lcx1008610086 47 分钟前
去图书馆吧
|
![]() |
13
Forerunner23 45 分钟前 via Android
你这种方法多少年前就有人用过了
“从浩瀚的 ML 主义著作中寻章摘句,然后制成语录卡片,通过读语录卡片来学习 ML 主义理论,这就是林 B 的读书法。1965 年他学习 M 泽 D 的《实践论》、《矛盾论》的时候,除了读语录卡片外,还要李春生把书中阐述的理论关系用图表体现出来,然后由我抄写在一整张图画纸上,挂在客厅里供他阅读。林彪还用过‘剪贴法’来读书:在读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时,选择他认为 ‘有用’的话剪贴起来。据老秘书讲,一本《共 CD 宣言》被他剪到最后只剩下‘大工业、大机器’几个字。 我发现 L 彪读书有很明确的目的性,总是围绕着他当前考虑的问题来读书。一个时间段,围绕一个什么专题制作卡片,主要从谁的书上选择卡片内容,都是林彪自己提出的,秘书只需照他的要求看书,从书中把相关论述查找出来就行了” 现在 AI 几分钟就把中央秘书的活全干完了,恐怕林彪想也不敢想 (原文发不出来,这是什么奇怪屏蔽) |
14
fredweili 22 分钟前
工具书,那是学个目录就行,虚构非虚构小说,你看个目录,那真是高级
|
15
chqome 14 分钟前
不需要买 Kindle ,普通平板配上看书 app ,网上免费的随便看
|
![]() |
16
ixx 10 分钟前
这么说的话目录其实都没必要 你提个知识点 直接让 AI 给你生成一下目录 让他按目录给你讲
|
17
worldhandsomeboy 6 分钟前
那么,op 去搞投资教程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