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sq2627  ›  全部回复第 21 页 / 共 100 页
回复总数  1992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100  
这个经济形势,并不看过体制内工作。当这个社会造血端已经不再能稳定造血的时候,输血端一定不能安稳度过。参考 90 年代下岗潮。
研究做菜,既能提升家庭幸福感,又能大饱口福,还不费钱
macvlan 或者双网卡,让 qbittorrent 有自己独立的内网 ipv4 和公网 ipv6 。网关指向主路由。
339 天前
回复了 tangds99 创建的主题 移民 有了解新生儿落户海外的操作方式?
@asdgsdg98 我在海南生活。目前所有封关政策里,只有国际互联网是推进最慢的,而且最近临近 2025 都不怎么提了。
339 天前
回复了 tangds99 创建的主题 移民 有了解新生儿落户海外的操作方式?
@yudoo 没有。只有个别园区的个别企业有跨境专线,但是门槛很高,并不是你想的连上网就能翻墙。
1. 关闭原彩,关闭夜览。
2. 任何品牌手机都无法在所有情况下做到准确的自动白平衡,必要时候必须手动后期调整
3. 手机相机卷到现在,各品牌间已经更多是主观的差异(但 iphone 在锐度和涂抹感上确实比不上其它安卓旗舰)。想拍出好看的照片,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审美,用后期手段调整过来。(想想各种单反、微单,直出照片很多都是没法看的,基本都要后期)
大概六七年前涉足过这个行业,微信群控,用一堆微信号潜伏在各种人多的群,每个群保证至少有 2 个号加入,一个用来发广告,另一个用来保活(前者被踢,后者变成主号,再拉一个新号进群当保活号)。这些账号每天都会换头像换昵称,在一些小区业主群还会备注个虚假的房号。只要群里面出现的其他群的二维码,一定不会放过,会搞一堆新号加入新群。

这些年微信打击很严厉,但还是不能杜绝,不知道现在这个行业是用什么技术手段。当年是用越狱 iOS 通过注入微信 iOS 客户端来自动化操作(是的,当时微信 iOS 逆向竟然比安卓容易)。
我自己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给报英语补习班,一直持续到初三毕业,每周末 2 小时。其他补习班也短暂上过,但都不超过一个学期,只有英语是一直坚持下来的。
好处:自己上学阶段从来没有为英语成绩发愁过,上高中以前从来不做英语作业。大一大二一次性通过四六级后,就再也没有投入精力学习英语,工作至今,英语能力都属于够用的范围。
坏处:当年补习班只是为培养兴趣目的设置的,兼顾应试目的。并不能创造持续的英语语境,对自己口语提升没有什么帮助。反而那些出国的孩子,无论原来英语有多差,只要出去待一年回来,口语能力都有质的飞跃。

今年刚有孩子,将来也打算给孩子从小进行英语培训,其他课程学的怎么样无所谓,但英语能力一定要有,可以拓宽未来的人生选择。
我是反着的,只要中午睡了,下午就昏昏沉沉。所以从上学开始就从不午睡。
@bclerdx 刚看了下免费版是不行的,如果你没看到相关选项那可能是这个原因
https://support.zoom.us/hc/en-us/articles/360042411451
Zoom 想要通过 China DC ,也必须不能开🪜(或者直连名单添加 zoom.com ),否则不会被识别为中国用户。
Teams 的音视频会议对国内网络有特别优化(不开梯子的情况下。开了梯子反而可能因为识别和分流问题导致不生效)
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microsoft-365/enterprise/microsoft-365-networking-china?view=o365-worldwide#optimizing-microsoft-teams-meetings-network-performance-for-users-in-china

Zoom 有中国数据中心,但是必须要会议主持人、企业在设置中开启(默认是关闭的)
@Oktfolio 这两个单词是太常见了,不应该读错。但是 g 确实有时候很难区分读 /g/ 还是 /dʒ/,比如 gif
这东西就和 windows 注册表一样,有一堆💩,别纠结了
342 天前
回复了 MajestySolor 创建的主题 互联网 为啥 onlyfans 这个模式在国内没人抄?
我来帮你换个说法:私域流量
现在感觉是不是烂大街了?
很有可能是后端在维护一座💩山,旧的字段能不碰就不碰
原来可以用负掩码匹配后缀,学到了!之前总是对着防火墙束手无策,最后干脆全放通了。。
345 天前
回复了 fanxasy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mac surge 🆚 openclash + mosdns ?
各有有缺点吧。
Surge 的 UI 非常方便,而且抓包功能很强大,偶尔需要抓包的时候,都不用开其他抓包软件。更别提 Surge 5 新加入的组网功能。
openclash 比较灵活,可以不选择 fake ip ( surge 的话就只能 fake ip ),也可以和 mosdns 搭配。

我就非常讨厌 fake ip ,觉得对整个局域网侵入性太大,会有不可预期的问题。而且有时候工作中就是需要 dig/nslookup 一下看看实际 IP ,fake ip 非常烦人。所以我选择用 openclash 的 redir 模式。
345 天前
回复了 shalingy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搞了一下午 Azure,给我恶心坏了👊
@netusers vnet 各家都有呀,AWS 、阿里云、腾讯云都叫 VPC ,Azure 叫 Virtual Network 。而且只是流量收费呀,和其他家都一样。
我猜你想要的就是轻量云或者传统 VPS 那种包年包月付费,包括了网络、机器、硬盘、流量等所有资源。Azure 确实没有对标轻量云的产品。

不管 AWS 还是 Azure 在费用账单上真的是相当复杂,这方面国内云就显得良心多了。
345 天前
回复了 shalingy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搞了一下午 Azure,给我恶心坏了👊
Azure 默认禁 ICMP Echo ,需要自己在 NSG allow 一下。如果是 Windows Server ,系统防火墙也需要 allow 。

Azure 的后台面板设计确实和其他厂商很不一样。其实最早还叫 Windows Azure 的时候,后台面板还是传统风格,后来改成现在这样,不知道怎么想的。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100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12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72ms · UTC 11:51 · PVG 19:51 · LAX 04:51 · JFK 07:5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