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djl  ›  全部回复第 19 页 / 共 122 页
回复总数  2426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122  
试用期不满意,应该在第三个月的第一天告知你,并征求你的意见。

如果不是,建议给公司说清楚“请按合同办事,如果认为对我不满意,可以把钱结算给我,我离开。”

试用期不满意的风险是老板自己承担的。
@DearTanker 要不发个帖子,众筹告人?

1 、收集支持者名单,每个支持者承诺只要对方坐牢,愿意支持楼主 100 元
2 、由楼主自己垫付,告对方侵权
3 、证明对方侵犯著作权并盈利,让对方坐牢
4 、只要对方坐牢,所有支持者向楼主付款,每人支付 100 元。

我第一个支持 OP !
@DearTanker 才发现原来 OP 已经在 V 占发帖了。

对方这个明显是要坐牢了,侵犯著作权+盈利,小程序每个发布的版本都有历史代码,直接上法院。
@yufeng0681 “作为信息爱好者,还是希望信息内容能够和已有知识系统对接一下,尽量呈现我不知道的那些,提高效率。”

这个功能应该是笔记软件来做?毕竟你知道什么可能只有笔记软件知道了。
@summerLast “过滤后的信息就会有偏见,好的书建议听看结合,降低偏见”

这不一定,要看讲书人是否尊重原著,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ODESZA “书 为什么不能自己看呢,要听别人讲?”

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多一种总比少一种要好。
@qwerasdf123 “OP 可以贴一下看下笔记整理的目录结构么”

https://i.v2ex.co/SWY80FK4l.png

你是要看这种? 刚刚看了一下,有 688 篇笔记,大概应该有接近 100 万字吧。
@qwerasdf123 “同样一本书,别人虽然是听书,但是听的是原著,从内容的吸收程度来讲,可能比粗略的阅读更加细致”

你花几小时听原著完整版,听完后不一定能记住啥。
花 10 分钟听重点,还可以马上记在笔记本里(我用 Bear 记笔记),学习效率并不低。
@xloger “问个问题,不是杠题主啊,只是顺着题主描述而产生的疑问:”

1 、听书能在短时间内听到有启发性的知识,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改变自己。
2 、听书一般是洗脸、洗澡、洗碗、坐车等情况下,不方便看书
@ABCDiSDR “樊登是对某本书进行讲解,如果是他专业的讲的很好,尤其喜欢用自己的经历和书中案例结合”

谢谢你的分享。
@rpish 樊登我不了解,得到上吴军和宁向东的课程很不错,其他老师我也觉得一般般。

但是听书、电子书这个也不错,毕竟是整合资源,上面好书挺多的。
@angkec “结论很多时候索然无味,但推理过程让人很受启发。”

是的,我并没有完全否定过程,而只注重结论。

我是想表达,过程不需要太复杂,也不需要太详细,能让人明白和有启发性就够了。

自己做笔记的时候,也是会把过程写下来,自己思考一遍的。
@ailiaoke “我说话直白点,OP 就是更急功近利,想走捷径而已,甚至捷径中也要找最短的,这属于典型的功利主义。”

我认为不是,我是“经验主义”者,我认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算 APP 的课程详细、讲解透彻,那这是公还是婆呢? 所以我认为“有道理”没啥价值,要“正确”才有价值。
@anubu


- 有些人需要尽快的“知其然”,然后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知其所以然”
- 有些人则认为必须要“知其所以然”,然后才能“知其然”,不然就不是真的“知其然”


是的,确实是这样,有人是经验主义,有人是理性主义。
@xomix “否则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去读你想读的书选择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呢?”

只要能学到知识,读一手的和读二手的没区别的,不用太在意。我们现在阅读的名著,也是几千年来 N 手的。
@swulling “估计和读的书的领域有关吧”

是的,确实和领域有较大关系,如果是小说,我说的方式就不适合。
@yujinchn776 “十几分钟能听懂什么?书名吗?”

很多书的核心内容,十分钟就能讲完。 如果觉得喜欢,再去找纸质版来看。
@swulling “对大部分书来说,「直接得到正确答案」是虚假的命题。”

你提到的这个观点很有趣,让我思考到一个问题。

我发现我学习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我比较在乎“通过实战经验学习”,我喜欢那种“shut up! take my answer !”的学习方式,我自己总结就是“信仰式学习”。

例如,我“信仰”吴军,我就会把吴军的观点整理出来,一一实践,然后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然后成长。

我不需要别人把道理讲明白,毕竟就算我明白了,也不一定对我“正确”。我需要别人告诉我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如果通过实战我认为你说得对,我就继续信仰你。

如果我信仰的人说的话不正确,那首先是我错了,我需要先向他学习。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比较在乎学习的效率,希望直接得到正确答案,能用于改善自己的工作。

而有些人在乎学习的感受,希望能建立完整的理解逻辑,学完之后要有“获得感”、“成长感”。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12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45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4ms · UTC 15:14 · PVG 23:14 · LAX 08:14 · JFK 11:1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