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NewYear  ›  全部回复第 27 页 / 共 108 页
回复总数  2149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108  
想起了原来公司上 MES 系统,预算极低,提需求的时候也提到过类似的想法只是当时没有反应过来。

他说的是如果操作人员把标签贴错了,不就一直错下去吗?我当时还有点迷茫,原来这个铁公鸡是想要楼主提到的这种图像识别啊。

神奇的铁公鸡,常常说自己旗下别的公司曾经花 200W 定制 MES 系统,咱们公司选型的时候,均价 80W 直摇头,前段时间项目中有人提到“几万块买一套定制化”的,他还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说的人也是真敢说,听的人也是真敢听,久而久之,我是啥想法都不想提。



图像识别想法是美好的,实际上也真的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公司会有大量类似的物料,识别错了怕是问题更大,还是先看看别人的成熟方案是什么效果吧,千万不要自己造轮子。
254 天前
回复了 Raynard 创建的主题 商业模式 一带一路有什么可以做的行业吗?
这个项目好像没什么进展,应该是某些方面达成了平衡。
255 天前
回复了 youshangdepangzi 创建的主题 生活方式 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怎么办
如果你有阅读障碍,我给一个省流版本:

核心解决办法:大禹治水,分化+治理。
255 天前
回复了 youshangdepangzi 创建的主题 生活方式 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怎么办
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面对问题,而不是套上一个标签然后抱怨。
如果你焦虑,就用解决办法的角度解决焦虑,而不是自我放纵,加深焦虑,然后快进到“接受平庸的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这个是每个人的经历、阅历影响到的,它本身是一个“经历了很多事,大脑寻找了一种最适合的应对方式”形成的决策逻辑。

回忆一下吧,你会发现市场上流行两个词,内向/外向,但是没有人是全方位内向或者外向的,极大多数人都是多方面分别性的选择内向或外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出门在外,小姐姐们的自我保护欲都很强,不加 WX ,尽量匿名,尽量避免和陌生人交流,但是在工作中,哪怕美若天仙,也大多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工作中交流,不管对方黑白美丑性别如何。

回到焦虑这个话题,你得先了解什么是焦虑,才能解决焦虑,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的是茫然。
焦虑是啥?我的理解是:
“当你想到一个事情,会有大量问题突然冒出来,然后你没办法一次性解决所有,但是又不能不解决否则事情就完成不了,之后就崩溃了,在崩溃后,你会对这个事情更加敏感,潜意识里形成抗拒”。

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大量问题突然冒出来,你没办法解决所有”,这情况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就是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啊。那怎么疏呢。
分化+治理!
核心策略就是先把每一个问题点都记录下来,因为同一个事情不同时间产生的焦虑,都会增加新的要素,只有记录才能尽可能完善,这就是分化。第二步就是逐个解决问题,但是不要期待一次性解决所有,而是用笔记记下来,想到解决办法的直接写上去,想不到的就先放着,在某一个瞬间,你会有灵光一现的想法,解决其中一项或者几项,你记录下来。
注意:不要妄想你能把每个事情都做到完美,做不到就要求其次,求其次也不能就接受不完美!!!什么都完美那是圣人,拥有大帝之姿。

然后你需要面对的事情,它的问题点越来越少了,以后遇到问题你也用这个方法,那你还会焦虑吗?
其实我以前很少焦虑,因为也是“多动症”,思维到处跑,工作选了有兴趣的,突发性为主的,但是后来升职才发现技术不是一切,开始头疼焦虑,很久以后才开始思考如何解决焦虑。网上的方法也看了一些,基本上都没什么太大作用,因为他没有教你如何面对问题,当找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我就不焦虑了,谁爱焦虑谁焦虑去。

话说,你不要在显摆你的工资了,真 TM 高,我想干掉你……
反编译,增加支持,重新编译。
可以介绍一下你看到的明显有必要说的内容,可以减少大量低质量提问。
260 天前
回复了 TomCN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刚刚发现一个域名可以注册 SonySoft.com
要是放在公司内部用……哈哈哈,离职或者交接工作的时候,接手人直接懵逼,有意思。

只要不作为主域名,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260 天前
回复了 TomCN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刚刚发现一个域名可以注册 SonySoft.com
随便搜了几个大公司+soft .com 挺多可以注册的。

目测完全可以使用……
260 天前
回复了 TomCN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刚刚发现一个域名可以注册 SonySoft.com
baidupan.com

也不是不可为,猜一下这“百度盘”是谁家的域名(是个很有知名度的国内正规公司)
充电器的电流会随着电池的电压变化,可以理解为它不是输出恒定的电流和电压,所以是不应该互相调换使用的。

楼上说的诱骗线可以的,相当于中间加了一个电路达到目的。
用其他家的,并不是只有他家免费。
2015 年的事情了,时间过得好快啊,一晃八年多又过去了。
269 天前
回复了 LuckyPocketWatch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请教下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
省流:
故事一:典型的栽赃陷害
“新人 B 能力远不如老人 A ,把工作弄的一塌糊涂”,属于公司管理问题,随着工作时长层层加码,老人逐步接受和消化,也是几年才扛下来。新人必然是一时难以啃得下来,以这个说新人能力不行,属于栽赃陷害。那明明是新人搞不定,为什么说是公司管理问题呢?
很显然,就是公司压缩成本,层层加码压死在一个基层身上,这个基层跑路了,没人能一次性接手所有工作,那些工作自然也就崩掉了。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情况,本质上就是死扣人工成本。

故事二:
逐步跳槽涨薪,先去一个公司升 20%,过个一年再跳升 20%。尽量不要超过 2-3 年不离职,导致自己的工资与市场的工资标准范围相差过大。
269 天前
回复了 LuckyPocketWatch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请教下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
故事一问题点:
1.公司的预期是稳定,最好是一个员工从生干到死。
2.因为老员工能轻松搞定老问题,效率最高,适合层层加码。新人不是技术不行,只是刚来很难适应层层加码后的工作。楼主的描述直接定性为新人技术不行,明显是栽赃陷害。
3.在一个公司同岗位呆 8 年,手头的技术已经落后市场最少 5 年,毕竟公司工作场景长期固定。新入职人员除非也是同等情况,而通常是能带来新的技术和新的活力。
4.员工长期不跳槽,涨薪幅度通常不高,技术能力也提升慢,工作超长期没什么挑战,老油条的可能性比较大。
5.老员工用过时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概率是高投入低回报,导致公司吃亏而没人知。

故事二问题点:
1.员工来你公司,是干你公司现在安排的事情,而不是回原来公司做同样的工作,所以参考原来的薪资标准没有多大意义,除非你公司本来给的薪水就非常高。
2.如果公司薪资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同,没有偏高或偏低,直接招聘幅度在薪水 20%内的员工,也有一定的安全感,毕竟上个公司已经帮你筛选一遍了。



一、破解这种局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入职到圈内个人开的有限公司,以符合预期的工资标准工作一段时间。
二、我部门前段时间就有在同一个基层技术岗位干了二十年的老员工(同行业同岗位 20 年,来公司有几年),用一些笨办法解决问题,看似每次都解决问题,但是难以根除,不断产生损失,真的哭笑不得。后来我升职,工作职责涵盖全部门,就出新方案以最优的方式解决问题了。也遇到过在同一个公司干接近 20 年的,一直想要公司开了自己拿 N+1 ,殊不知如果出去各种跳槽二十年,工资能力格局差距大,比 N+1 有价值得多。
三、可能说得不够明白,很多公司在几年时间内,可能不断扩大规模,其需要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都不相同,随着公司成长的伙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公司又提供不了太多的业务场景和行业,很容易就是摸的时间长进步慢,如果多去外面任职,有很多机会多方面成长,也会遇到更多更多的相关人员丰富相关知识。
随便添加一个收藏,修改收藏的 URL 为 javascript:开头,然后写一段 js 跳转代码就好了。
271 天前
回复了 hj960511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各位怎么看 mes 工程师、erp 工程师?
上面说的改革不只是针对各部门的,还针对老板,因为业务严禁后,短期内成本是上升的,能不能起作用不好说,但是钱是要投不少的,哪怕是再扣,综合投入不会是小数目,间接付出的成本很难统计。

如果入职的时候已经是稳定期,也很难学东西,因为你接触不到,只有改革的时候才有机会把全公司的业务复盘,梳理,平时的话大家很忙,没空陪你复盘各种业务的细节。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108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55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5ms · UTC 03:50 · PVG 11:50 · LAX 20:50 · JFK 23:5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